丁德剛,楊新玲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理學部,河南 鄭州 450046)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新時代的教育環境下,高校各課程的教師要主動適應課程思政教學的需要,緊密結合時代,深入挖掘課程中蘊含的課程思政資源,在進行專業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滲透, 既育智,又育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有機化學作為農林類高校生命科學類學科的一門基礎課程,由于其專業性較強,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只強調知識點和基本理論的學習,忽視了其育人功能。在課程思政的理念下,如何把思政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過程,還需要進行積極的探索。實際上有機化學課程中蘊含有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教師要能夠找到有機專業知識與課程思政教育的結合點,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落到實處,發揮有機化學課程的育人功能[1-2]。本文初步探討在有機化學的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從中可以提煉出愛國情懷、環保意識等要素,為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教育提供素材和實例。
例如,在緒論這一章中,講解到有機化學的發展歷史,可以向學生們介紹許多的國內外優秀化學家,通過他們的典型事跡和勵志故事,使學生們認識到,在探索科學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它需要不怕挫折、鍥而不舍,愈挫愈奮的勇氣與精神。重點介紹忠誠愛國的邢其毅教授,他不懼艱險,愛國奉獻,投身科學,成績斐然。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增強學習動力,從而起到提高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的作用。學習烯烴的聚合反應時,介紹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由于過量使用以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開展,習近平主席的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2017年底中國對以廢舊塑料為主的洋垃圾執行限制進口措施,此舉將進一步解決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同時也會倒逼全球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和相關技術的進步,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視野,而且培養了學生們的環保意識,提升了道德修養,在無形中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醇的取代反應時,講解到亞硫酰氯時,向學生們介紹20世紀90年代發生的“銀河號”事件。1993年一艘中國的海運貨船,也就是銀河號,需要把貨物運往中東地區,在到達公海的時候,被美國的軍艦和直升機給攔截了,他們給我們的罪名是,我們在向伊朗運輸一批化學武器的原料,即亞硫酰氯。美國軍隊憑借他們強大的武力,把我們的銀河號硬生生的逼停在海上,長達有33天左右,使得船上的員工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還要被美軍強行搜查物資。在那個時候,我們國家并不是美國的對手,我國海軍沒有遠洋能力,即使很憤怒屈辱也得忍受,因為那時候海上權益根本無法保障。但是到了如今,我們的國家正在大幅度的發展,我國的遠洋艦隊初具雛形,海軍力量已經可以遍布全球,比如也門撤僑,海上交通線已有初步的保障,現在就連美國都不敢像以前那樣輕易的說用武力來威脅我們。我們的國家也會變得越來越強,永遠都不會讓銀河號事件再次發生。
課程思政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途徑。高校教師要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道德修養,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知識傳授和思政教育的同頻共振。雖然艱難,但只要教師思考琢磨這個問題,就能夠找到突破口,挖掘出思政教育案例,長期堅持,積少成多,實施多樣化的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