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春
【關鍵詞】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脛骨平臺骨折
脛骨平臺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創傷性骨折,因脛骨平臺為人體的重要承重骨,在暴力作用下極易發生骨折,致內外平臺受力受到影響,臨床表現為活動受限、膝關節腫痛等。患者病情持續進展,可引起骨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并發癥,對其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因此,及早確診脛骨平臺骨折并開展有效治療對提高患者遠期療效尤為重要。既往臨床多采取數字化x射線攝影(DR)方法進行診斷,但漏診率較高。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CT3D)可多角度顯示骨折情況,進而有助于保證診斷分型的準確性,從而可為后續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指導。本研究分析CT3D用于脛骨平臺骨折診斷治療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資料研究對象為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診治的67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納入標準:(1)均經手術證實為脛骨平臺骨折;(2)傷后至入院時間在7d內;(3)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重大軀體疾病而不能耐受手術;(2)無明確外傷史;(3)凝血功能障礙;(4)有精神疾患。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年齡22~67歲,平均(44.63±6.71)歲;骨折原因:車禍傷36例,高處墜落傷17例,重物砸傷8例,其他6例;HOHl分型:I型13例,Ⅱ型14例,Ⅲ型13例,Ⅳ型11例,V型8例,Ⅵ型8例。
1.2方法
1.2.1 DR檢查:膝關節的正側位檢查,正位片:受檢者坐在攝影臺上,被檢下肢處于伸直狀態,膝部正中矢狀面垂直攝影臺面,足尖朝上略內旋,中心線對準髕骨下緣,向暗盒垂直射入,之后照射野以受檢者膝關節間隙為中心進行攝影。側位片:受檢者側臥在攝影臺上,膝關節矢狀面平行于攝影臺面,之后中心線對準髕骨下緣與胭窩折線中點向暗盒垂直射入。
1.2.2 CT3D檢查:取受檢者仰臥位,足先進。掃描范圍包括股骨踝到脛骨上段。掃描條件為電壓120kV,電流250mA,床臺移動速度3s,螺距1.5:1.512×512矩陣,掃描層厚2~5mm,重建層厚1.5mm,重建間隔O.5~2.0mm。薄層掃描后的數據傳輸至ADW4.4工作站,并使用3D Bone處理軟件行三維重建,選擇顯示骨折的最佳圖像進行攝片。最后按照人體解剖坐標軸圍繞x軸和z軸任意旋轉,以獲得最好的觀察角度。
1.2.3圖片分析:由2名高年資影像學醫師對獲取的DR平片、CT影像圖片進行診斷分析,如兩者診斷結果出現分歧則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給出最終診斷結果。
1.3 HOHl分型標準脛骨平臺骨折分為I~Ⅵ型:單純外髁劈裂骨折為I型;外髁劈裂且平臺塌陷為Ⅱ型;中央塌陷骨折為Ⅲ型;單純內髁劈裂骨折為Ⅳ型;內外髁骨折為V型;脛骨髁骨折的同時干骺端骨折為Ⅵ型。
1.4觀察指標記錄兩種檢查方法骨折分型的診斷情況,并計算總診斷準確率;根據CT3D檢查結果指導手術治療,并采用Hohl膝關節功能評分法對患者術后1年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膝關節功能評分共100分,分為優(91~100分)、良(81~90分)、中(60~80分)、差(<60分)等4個級別。
1.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0.0軟件處理,用“率”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種檢查方式骨折分型準確率CT3D檢查的準確率達100.00%,高于DR檢查的80.60%(P<0.05),詳見表1。

2.2 CT3D檢查結果及治療通過CT3D清晰顯示患者骨折線走行以及關節面塌陷程度、骨折端移位情況,直接指導臨床合理選擇手術入路、內固定方法等。67例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其中31例根據平臺塌陷情況進行植骨。
2.3臨床療效67例患者中,膝關節功能恢復優37例,良26例,中3例,差1例,膝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94.03%。
脛骨平臺骨折為膝關節內骨折的一種常見類型,因脛骨平臺解剖結構較復雜,當其骨折后如未及早做出有效診斷并明確分型,勢必阻礙后續治療的開展,給患者預后恢復造成極大地不利影響。脛骨平臺骨折診斷的傳統方法是DR,其具有操作簡單、費用低廉等優勢,但所獲取的圖像存在重影現象,很難將骨折情況全面、直觀地顯示出來,易有漏診情況出現。且DR.在骨折分型方面有一定難度,無法保證手術治療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因此,需尋求更為有效的檢查方法診斷脛骨平臺骨折。
CT3D作為一種以圖像三維重建技術為支撐的檢查方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骨科領域。此檢查方法除具有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能減少重影干擾等優點外,還具備超強的后處理技術,能很好地反映脛骨平臺骨折的范圍、形態,且可任意旋轉,有利于多角度觀察圖像,可使醫師進一步了解骨折線走行、平臺塌陷情況等,從而可為骨折診斷及分型提供可靠依據,并有助于指導醫師安全有效地開展手術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CT3D檢查的準確率與DR.檢查的80.60%相比較高;以CT3D影像學結果為依據行手術治療,結果顯示,67例患者術后1年膝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高達94.03%。表明CT3D診斷脛骨平臺骨折及其分型較DR更為準確,且對手術的開展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CT3D在脛骨平臺骨折分型診斷中的價值較高,且可為后續治療的安全有效進行提供可靠的影像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