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娟
【關鍵詞】肺結核病;并發癥;護理措施
肺結核病是因為受到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肺部疾病,具有比較高的傳染性,對肺結核積極地進行防治,可以控制疫情以及提高預后。目前的治療方法有藥物及手術治療兩種,但手術治療容易復發,藥物療法需要長期用藥,對其生理及心理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容易出現自發性氣胸、咯血、繼發感染和支氣管擴張等多種并發癥,必須進行合適的護理干預以輔助治療。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二病區就診的60例肺結核病患者,主要探討了肺結核病的并發癥和護理措施。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二病區就診的60例肺結核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19~65歲,平均(46.32±3.75)歲;40歲以下15例,40歲以上15例;患病時間1~12 d,平均(3.27±0.65)d。對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19"-65歲,平均(45.93±2.78)歲;40歲以下15例,40歲以上15例;患病時間1~12 d,平均(3.39±0.64)d。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常規的護理包括一線規范化的肺結核治療、針對該種疾病的專項護理和健康教育等。優質護理的方法具體如下:心理護理:肺結核因為是傳染性疾病,為了預防傳染,常常需要進行隔離治療,患者容易產生孤獨、害怕和焦慮等情緒,在日常的護理中,必須耐心地傾聽其訴說,重視多多安慰和鼓勵,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并且囑咐家屬與患者多溝通、多進行關心。而且,多鼓勵病友之間積極進行溝通,互相鼓勵,攜手一起進行治療。生活及飲食指導:按照肺結核患者的飲食習慣以及個人喜歡,為患者制定出具有個性化特點的營養飲食方案,且叮囑其遵照“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盡量多食用富含維生素類和蛋白質的食物,禁止進行強刺激性的飲食。并且根據個人的耐受程度,適度地開展運動,提高患者機體各項的機能,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地提供幫助。治療干預:在進行用藥及檢查前,護理人員詳細向其交代目的、具體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項,叮囑患者按時地和按量地服用藥物,密切觀察并發癥情況,及時進行上報。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的自發性氣胸、咯血、繼發感染和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觀察患者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狀態、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情況。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計量資料用平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x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的自發性氣胸、咯血、繼發感染和支氣管擴張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生活質量比較觀察組的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狀態、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的慢性傳染類疾病,人體的器官因為受到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造成干酪樣壞死組織、纖維性增生包裹、巨噬細胞吞噬細菌以及炎癥滲出等一系列的臨床病理學反應。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病情主要表現為傳染性強、發作時間不規律以及治療周期長等特征。該病的病程時間比較長,在治療過程中具有比較大的難度,長時間用藥開展治療發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比較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以及耐受性相對比較差。因而,努力提升護理質量、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已經顯得迫在眉睫。進行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觀察組,護理人員對患者開展責任制的整體護理服務,包括基礎護理、治療干預、康復指導、生活和飲食指導、心理護理等所有的護理工作,為患者提供優質的和主動的人性化服務,并且不斷強化基礎的護理,患者得到方便、安全、滿意、有效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發現,優質護理能降低自發性氣胸、咯血、繼發感染和支氣管擴張發生率,提高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狀態、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評分。
綜上所述,肺結核病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