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丹
【關鍵詞】難治性抑郁癥;奧氮平;艾司西酞普蘭;不良反應;有效率
抑郁癥在臨床上又被稱為抑郁障礙,屬于心境障礙類疾病的一種類型。該疾病患者在發病之后,出現思維遲緩、情緒消沉、意志活動減退等癥狀表現的可能性較大,病情程度嚴重者,甚至還會由于悲觀厭世而最終產生自殺的企圖或行為,進而對其正常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對患者自身及其家庭、乃至社會都會造成極大的經濟與精神負擔。現階段,臨床對該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恢復社會功能、消除臨床癥狀、防止病情復發。本文分析難治性抑郁癥患者采用奧氮平聯合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藥物治療的88例難治性抑郁癥患者,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分成對照組(44例)和治療組(44例)。對照組患者抑郁癥病史1~13年,平均5.4±0.8年;本次發病時間1~9天,平均2.2±0.5天;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年齡21~67歲,平均40.8±6.5歲;治療組患者抑郁癥病史1~12年,平均5.3±0.6年;本次發病時間1~10天,平均2.4±0.6天;男性27例,女性17例;患者年齡23~65歲,平均40.7±6.3歲。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方法對照組單純采用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治療,口服艾司西酞普蘭,每次20mg,每天用藥一次,連續治療三個月;治療組采用奧氮平聯合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治療,口服艾司西酞普蘭,每次20mg,每天用藥一次,每晚飯后口服奧氮平,每次5.0mg,每天用藥一次,連續治療三個月。
1.3觀察指標(1)藥物治療總有效率;(2)用藥前后HAMD評分的改善幅度;(3)藥物不良反應;(4)心理狀態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
1.4療效評價標準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精神狀態恢復正常,HAMD評分的減分率水平達到甚至超過75%;有效:精神狀態基本恢復正常,HAMD評分的減分率水平達到甚至超過25%,但沒有達到75%;無效:精神狀態沒有好轉,HAMD評分的減分率水平沒有達到25%,或出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或病情加重發展,或以其他方案進行治療。
1.5數據處理方法P<0.05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以(π±s)表示,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數據。
2.1藥物治療總有效率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具體數據見表1。

2.2用藥前后HAMD評分兩組用藥后HAMD評分均低于用藥前,組內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前組間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2.3藥物不良反應治療組僅有2例藥物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的8例,出現比例分別為4.5%和18.2%,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心理狀態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治療組短于對照組,具體數據見表3。

艾司西酞普蘭屬于二環氫化酞類衍生物西酞普蘭的—種單—s—對映體,同時也是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的一種,對機體的5-HT具有較高的選擇性。該藥物作用于患者體內之后,可以對突觸前膜對5-HT所產生的再攝取作用產生一定的控制作用,還能夠使突觸間所含有的5-HT的濃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最終達到對抑郁進行治療的目的。但是該藥物如果單獨使用,對抑郁癥進行徹底治愈存在較大的難度,且在治療的時候還會導致多種不良反應的出現。而奧氮平則屬于非典型神經安定類藥物的一種,具有較為理想的拮抗作用。該藥物作用于患者體內之后,不會發生粒性白細胞缺乏癥,也不會出現嚴重的精神抑制癥狀與遲發性障礙癥狀,且采用口服方式給予的吸收效果較為理想,食用的食物基本不會對藥物的吸收率造成任何影響,通過口服途徑給藥5~8小時,就可以達到血漿峰值濃度,常用于精神分裂癥的陽性癥狀治療。上述兩種藥物在難治性抑郁癥治療過程中聯合使用,可有效控制癥狀,還能夠將各自的藥效充分發揮。總之,難治性抑郁癥患者采用奧氮平聯合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治療,可以減少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大幅度改善HAMD評分,縮短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治療時間,使藥物治療總有效率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