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花

摘? ? 要: 隨著我國院校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業技能競賽,教學設計迫切需要改革創新。就我國高職院校而言,近幾年增加了很多與實踐操作相關的課程,對教師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為例,對院校課程教學設計改革方面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 職業技能競賽? ? 高職院校? ? 課程教學? ? 設計研究? ? “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
我國高職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主要分為兩大類型,其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采用培養職業技能競賽的方式,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學課程更要圍繞職業技能。最近我國教育部頒發的文件指出,要大力支持我國各個高職院校開展的相關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引導我國的人才培養方向,通過將職業技能融入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培養出素質更高、綜合能力更強的應用型人才。
我國教育部對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明確提出要求,高職院校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職業技能素質,多開展有關職業技能競賽的課程和比賽。因此,高職院校逐漸重視開展有關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通過職業技能競賽,不僅使得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還切實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從而為學生將來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我國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競賽課程現狀及研究意義
1.我國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課程現狀
就我國高職院校的整體發展水平而言,總體發展速度較快,而且辦學規模較大,但是主要的缺點是開始辦學較晚。如今,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完善,我國高職院校已經從之前的擴大規模轉變為當前的提高教學質量水平,高職院校將辦學的工作重心轉變為培養綜合性人才上,力求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并把教學水平當作高職院校賴以生存的根本。
高職院校開展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主要是通過競賽的方式對學生的整體水平進行考核,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將學到的職業技能與實際情況相結合,而且對于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團結合作理念、創新及學以致用等都有很大的幫助[1]。總而言之,職業技能競賽不但可以充分反映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還可以為學生搭建培養綜合能力的平臺;高職院校通過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推動課程教學工作重心的轉變,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因此,高職院校要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能力人才為教學核心,積極開展相關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并通過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教師素質、課程設計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從而帶動高職院校的建設和發展。
2.關于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職業技能競賽的研究意義
通過對高職院校中課程教學設計中關于職業技能競賽的研究,可以更加明確直觀地認識到高職院校對于課程的設計、定位等情況,更好地對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內容、目標、采用方法等進行設計,對提高院校基礎建設及教師教學質量等都有較大的幫助。
其次,針對高職院校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可得,高職院校主要培養學生“工作任務為核心”進行內容教學,高職院校在學生與各類公司企業之間構建平臺,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技能,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職業技能,從而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
最后,對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分析,對教師以往教學質量較低的方法進行改革創新,明確以“任務”為引導的教學理念,將所研究的項目作為樣本在實際中進行教學[2]。并且根據社會中真實的職業生活進行模擬,培養學生充足的職業技能,在實訓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培養學生就業為教學核心部分。
二、對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教學模型和方式進行設計
在當前院校大力開展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的環境下,需要對以往的院校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革,重新定位更好更適應當今社會的教學理念。需要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完成上課前的預習任務,為課堂知識學習打下基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增加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方式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更好地掌握職業基本技能和技巧[3]。就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這門課程而言,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且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專業技能,所以教師可以將教授的專業技能制作成PPT或者視頻教學課程等學習資源,這樣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方便學生在課堂外自主學習,通過研究分析設計出以下的教學模型:
本次研究設計出的教學模型主要參考國外教育專家羅伯特·泰伯特教授的教學方案,并且通過將商業銀行柜臺業務的實際情況進行融合,因此,設計出的教學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縱觀設計出的教學模型,主要設計出兩個互相聯系結合的教學平臺,兩個平臺通過互相融合,為學生創造出較好的學習環境。網絡平臺主要滿足學生課前預習學習的需求,幫助學生獨立自主解決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后期課堂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課堂平臺則是為課堂上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學習互動進行服務,教師可以及時通過課堂平臺解決學生的難題,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中使用的PPT、視頻課程、學習資料等發布到平臺上,以供學生課下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職業基本技能,為院校開展的職業技能競賽做好準備。然而就當前學生對于此類教學資源的利用情況看,結果并不理想,大多數學生沒有主動下載教學資源的習慣,導致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學生很少。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是因為教學資源文件過大,而學校網絡情況不佳,導致下載文件所需要的實際過長。
三、以“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為例的教學改革實踐情況
1.院校建立以就業為目標的教學課程核心
高職院校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應該圍繞學生未來就業等方面,將職業的工作過程和任務作為重點進行教學,并且院校定期邀請校外的金融方面的專家,針對金額專業涉及的職業進行介紹,著重對工作過程和需要負責的任務等進行分析,切實分析各類金融一線職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然后院校根據實際情況從而制訂相應的培養計劃。通過對以往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采用情景交融式教學,將職業的具體操作流程完整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更直觀全面地認識工作流程。
2.院校構建職業實訓課程平臺進行教學
高職院校通過與校外金融行業合作,對銀行實際工作情況進行模擬還原,為學生構建仿真的實訓平臺[4]。在具體實訓的過程中,設立出納、會計、中間業務、銀行卡等銀行所有的常規業務構成業務辦理區,然后設立客戶服務區、大堂經理桌椅、現金業務區、其他業務區等,并且院校還應當配備需要的工作配件保證實訓進行,這樣可以使學生零距離地接觸銀行辦公過程,更好地掌握職業技能。
3.將情景式教學深入課程改革之中
“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這門課程在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習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將每個業務的標準操作方式通過情景式教學的方法重現,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融合,從而實現一體化的教學目標。在課程教學中,每個環節步驟均需要嚴格按照銀行具體操作要求執行,并且借助實際的院校教學儀器更好地還原銀行的實際工作情況,這樣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整體素質。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職業競賽不僅僅推動了課程教學的改革,還為學生創造了與校外的企業進行交流學習的機會,構建了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仿真模擬實訓平臺,一方面推動了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等有了較大的提升,推動了院校的課程教學改革設計。
參考文獻:
[1]周建松,郭福春.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的市場調研報告[J].浙江金融,2015(3):17-18.
[2]于歆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利用慕課資源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李志河,劉志華.高職院校3DMax課程中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5(7):122-123.
[4]姜大源.世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走勢及其啟示——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漫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