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康養旅游已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張家界市旅游產業發展的條件優勢:交通優勢做保障、資源優勢做基礎。并提出張家界未來康養旅游發展路徑創新:保障康養旅游健康發展、打造智慧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實現康養旅游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結合。逐步形成一條適合張家界康養旅游的發展路徑,打造康養旅游示范基地,促進當地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康養旅游;開發;路徑
基金項目: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zyyb201803)。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碧水藍天成了人們心中的向往,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時代的發展引致通過醫療、旅游或休閑活動等達到健康的目的。康養旅游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具有較強的包容性,既能解決當前亞健康呈現年輕化的問題,又能解決養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康養旅游是對“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最好行動,也能為豐富健康休閑供給提供未來的發展方向。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因旅游而建市,是湖南省西北部一個正在開發、建設并以發展旅游業為特征的新興省轄地級市。本文探究張家界康養旅游如何提升生態文化品位,走出一條特色發展路徑。
1 康養旅游的界定
康養旅游是伴隨著現代旅游業的發展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旨在實現保健康復、修身養性為目的旅游活動。概括來說,康養旅游建立在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及人文環境下,以期在旅游活動中實現強身健體、達到幸福快樂等目標,是旅游與醫療養生一體化的產物。康養旅游對自然條件方面有較高的要求,需要良好的物候條件,隨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康養旅游的模式逐漸得到應用。
當前學術界關于康養旅游的概念尚未形成一個權威的界定。目前,從國內外研究康養旅游的文獻數量來看,相對較少。2004年,劉麗勤在《久藏深閨的木王國家森林公園》一文中提出康養旅游的概念;2009年,王趙在《國際旅游島:海南要開好康養旅游這個“方子”》中對康養旅游的內涵進行了探討,他認為康養旅游是建立在自然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基礎上,結合觀賞、康體、游樂等方式,以達到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醫療等目的的旅游活動。雖有部分學者開始關注康養旅游,但是當時康養旅游并未得到相關部門重視。任宣羽在2016年探討了康養旅游的概念和發展路徑。2016年,國家旅游局發布《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把“康養旅游”正式納入到國家戰略,將康養旅游納入我國旅游行業中,人們逐步接受這種新型的旅游模式,康養旅游初步實現規范化發展。
2 張家界康養旅游發展的條件優勢
2.1 交通優勢做保障
2019年10月14日,期盼已久的黔張常第一趟高鐵動車測試車,以時速200公里的速度,穿過張家界高鐵西站站臺,進行軌道車廂調試運行。標志著張家界真正意義上的高鐵拉通了。 在鐵路交通方面,張家界市可直達國內100多個城市,已開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在內的20多個大中城市的火車;高速公路交通方面,高速公路網已經連通武漢、長株潭、西安、成渝和桂林5大城市(圈),輻射人口超過2.8億; 航空交通方面,荷花機場是國內的4D級旅游機場。至2019年11月,該機場累計開通航線54條,通航城市53個,其中國內41個、境外12個。2019年該機場已通過評審,獲得SKYTRAX國際四星認證,是省內繼長沙黃花機場之后,第二個獲得此證的機場。交通運輸條件是發展旅游的重要通道,一方面吸引投資商加大對康養旅游地的投資,另一方面為康養旅游的需求群體提供通達性保障。交通的優勢將大大增強進入張家界市的快速通行能力和各景區的可進入性, 使得出行半徑增大、時間成本降低,為康養旅游的發展提供的一種可能。在地理位置上天然的區位優勢,使得張家界與世界各地的聯系越發密切。
2.2 資源優勢做基礎
自然旅游資源武陵源旅游景區總面積264平方千米,屬于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張家界市森林覆蓋率70.98%,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85%以上;核心景區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豐富,被稱為中國最大的“氧吧俱樂部”。常年適度的空氣濕度和氣溫有利于人體健康,在人身處其中,體感舒適度和幸福指數也大幅提升。張家界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豐富的康養旅游市場,康養旅游的發展空間較大,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不僅能促進湖南省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
3 張家界未來康養旅游發展路徑創新
3.1 加強政府引導,保障康養旅游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仍需要政府加強扶持力度,抓好招商引資,調動社會資本投入的積極性。張家界在康養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應采取地方政府出資源,引入社會民間資本,強化國際合作交流,規范行業標準,使森林康養產業向國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建立嚴格的準入機制,依托醫療、科研部門等提供技術支持,借鑒國外在森林康養基地認證及其管理經驗和做法,探索構建森林康養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3.2 利用信息化技術,打造智慧康養旅游示范基地
以“互聯網+”為基礎,森林康養基地會逐步串聯成一個整體。積極探索智慧旅游服務體系的建設路徑及應用范圍,形成在線預約、在線診療及專業醫護人員的康養保健體系。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提供定制化療養項目,創新對康養消費者的服務方式。在此基礎上,依據不同的資源稟賦條件,對不同的康養旅游產品進行規劃,打造智慧康養旅游示范產業鏈,構建和培養特色康養基地。因此,張家界應因地制宜,積極研發并不斷完善森林康養旅游APP系統,發揮自身優勢,打造特色品牌。如:在桑植縣地區開展森林康養旅游;在高山區域開展“亞高原”康養旅游;在萬福、江埡地區推廣溫泉康養旅游等。
3.3 堅持綠色發展,實現康養旅游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結合
生態文明建設須站在戰略以及全局的高度,也是我們在發展康養旅游過程中必須堅守的底線。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必須具備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證康養旅游資源的健康發展。在全方位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要深化體系制度、專業人才、信息技術等的合作與對接,打造宜居生態的康養旅游圈。在發展康養旅游的過程中,可推動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還可涉及旅游與購物娛樂等活動,從而達到康養旅游與扶貧結合以助推地方經濟的發展,這一戰略可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4 結語
康養旅游順應了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向,是新時期旅游產業轉型的重要體現。張家界市可以通過創新思路,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充分把握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機遇和挑戰,逐步形成一條適合張家界康養旅游的發展路徑,打造康養旅游示范基地,促進當地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勤.久藏深閨的木王國家森林公園[J].陜西林業2004(4):28-28.
[2]王趙.國際旅游島:海南要開好康養旅游這個“方子”[J].今日海南,2009(12):12.
[3]任宣羽.康養旅游:內涵解析與發展路徑[J].旅游學刊,2016,31(11):1-4.
作者簡介
文柳(1985-),女,湖南湘潭人,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