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最為小學語文科目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之一,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素養。在語文課堂中開展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詞匯量得到積累,為學生語言表達以及作文創作的能力奠下良好基礎。現如今,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社會十分關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因此,教師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方法,實現閱讀教學高效開展。本文主要研究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方式,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新課標的出臺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幫助,使教師在教學中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實現課堂教學創新,展現語文教學的活力與生機。但是,目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使得低年級閱讀教學效率呈現低效化。因此,教師要創新、優化原有的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中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課堂閱讀教學有效開展。
1 應用分角色朗讀進行閱讀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重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快速的進入文章中,使學生全面理解文中內容,體會文章的真情實感。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分角色朗讀能夠讓學生感知文中人物的心理以及重要特征,充分理解人物形象背后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朗讀能力得到提升,教師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1]。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這一內容時,教師讓學生之間分角色進行朗讀活動,讓學生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小熊與小松鼠,進行分角色對話朗讀,從而充分理解文章中小熊與小松鼠的外形特點以及內心感受。教師需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朗讀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理解全篇文章內容,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得到發展,充分感受閱讀教學帶來的樂趣,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活動中。
2 應用問題引導式進行閱讀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學生在課文閱讀過程中能夠增加自身對于文本的掌握與理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應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來開展閱讀活動,讓小學帶著解決問題的任務進入到閱讀世界中。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十分適用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技巧,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課堂閱讀效率,促使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2]。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不懂就要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導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提出課堂問題,引起學生課文閱讀的欲望。教師先為介紹課題“不懂就要問”,讓學生圍繞課題進行討論,學生就會想到“問誰呢?”“什么地方不懂?”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強烈的閱讀欲望,使學生自主投身到閱讀世界中。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平臺,不但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還使學生道德品質以及語文素養得到提高,為國家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 應用課堂討論法進行閱讀教學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進行課堂討論,能夠良好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彼此想法,可以使學生之間分享有效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呈現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得到良好開展[3]。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太空生活趣事多》這一內容時,先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散自身的思維能力,對于課文內容進行豐富的想象。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共同探討太空中的趣事,發表自己的意見,說一說太空中都有哪些趣事,使課堂氛圍變得溫馨、有趣。教師在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基礎上,也要注重對于學生課本知識內容的滲透,要將學生的思路引導回課文內容中,引發學生思考:太空生活都有哪些趣事呢?讓學生之間進行課堂討論,共同回顧課文,獲取有用的信息,最后找出正確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屬于活躍的狀態,從而更好地吸收知識的傳輸,有效的獲取課堂知識,使自身的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4 應用趣味性活動進行閱讀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將一些趣味性活動應用到里面,從而能夠激發出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到閱讀教學活動中。趣味性活動的開展,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興趣愛好,學生會更加配合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4]。因此,教師應在閱讀課堂中引用趣味性活動,可以讓學生期待閱讀、喜歡閱讀,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花的學校》這一內容時,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品讀,學會朗讀、尋讀、默讀、分析結構等閱讀方式,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著名詩人泰戈爾,教師可以進行“介紹詩人泰戈爾”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前找好泰戈爾個人簡歷、創作背景、名著集等,讓學生在課上通過活動展現出來,看看哪個同學介紹的更全面、更準確、更生動。學生在介紹泰戈爾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激發出自身的參與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能力以及感受能力,使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教學活動中,能夠實現閱讀教學有效開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5]。
5 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閱讀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注重培養學生對于文章的感悟能力以及感悟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可以自主對于所學課文內容進行思考、學習以及想象,充分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內容,從而進一步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活動中,為小學生營造出科學的情境,幫助小學生全面感受文章內容的真情實感,引發學生產生共鳴,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關于荷花的視頻,讓學生感受荷花的優美之處,感受到荷花的芳香。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課文范讀音頻,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使學生更加深入的融入到閱讀活動中,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達出的情感,能夠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以有效開展[6]。
6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積極配合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教師需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以及理解能來,創新、優化自身原有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使低年級小學生對閱讀活動產生巨大的熱情與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為語文教育的發展奠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莉.閱讀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09):19.
[2]趙曉華.優化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03-104.
[3]段佳妤.基于“語用取向”的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J].漢字文化,2019(18):122-123.
[4]陳荷花.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方式探尋[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08):11.
[5]康文昌.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課外語文,2019(24):112+114.
[6]盧聰勇.論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9(23):137.
作者簡介
陳紅利(1981-),女,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特殊教育學校,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致力于小學低年級段語文教學,側重于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