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龍



摘 要:中成藥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領域,但我國中成藥制造業專利保護意識薄弱已成為吉林及至全國中成藥產業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據媒體報道,我國大約90%上的中藥都沒有申請專利保護。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吉林省專利條例》、《“十三五”吉林省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等文件中相應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舉措被列舉,為吉林省知識產權事業的后期發展提供了指引。這些政策都為吉林省中成藥制造業實施專利戰略帶來了新的機遇。
關鍵詞:中成藥;專利信息;分析研究
中藥專利是指針對中藥進行申請的專利。中藥專利保護的種類包括三種,即: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專利保護的是產品、方法和用途;實用新型保護著重于產品的結構,在程度上達不到發明的,被稱作小發明;外觀設計保護的是圖案和外形。
中藥的發明專利涉及的范圍包括:中藥材栽培、養殖技術,中藥炮制技術,中藥配方,中藥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中藥中間體,中藥劑型,中藥制藥工程,中藥的新用途,中成藥,中藥保健食品,中藥化妝品,中藥包裝技術,中藥制藥設備等諸多領域。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中藥領域的范圍較少,主要有制藥機械設備的創制與改進,中藥質量檢測儀器、設備,中藥制藥過程中的污染處理設備,中藥包裝設備等。外觀設計專利,主要涉及中藥包裝、宣傳資料等方面。
1 分析方法
1.1 時間序列分析法
采用時間序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專利申請的時間數量趨勢,對檢索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不同時期各研究對象國家的中成藥專利申請量為主要參數,進而通過申請量及年度增長速度在時間軸方向上的變化,分別判斷中國和有關國家的中藥專利申請時間數量趨勢。
1.2 分類檢索法
此項比較利用專利計量分析方法對檢索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中國和各研究對象國家在不同技術領域(A61P*)以及不同劑型(A61K9*)的專利授權量為主要參數,進而通過直接數據觀察,及計算各技術領域、各類劑型所占本國總授權數比例,結合求同、求異比較分析方法,對國內外中成藥專利針對的適應癥和專利劑型的集中度情況進行判斷比較,以明確中成藥相關專利產品的技術細分。
1.3 競爭情報分析法
利用競爭情報分析方法分析國內外中成藥專利主要研究機構,即通過對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較高的科研院所、大學以及企業進行名稱的數據清洗后,對檢索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中國和各研究對象國家中成藥專利授權的主要研究機構情況,進而通過直接數據觀察,結合求同、求異比較分析方法,對國內外中成藥專利主要研究機構進行排序。
2 結果分析
2.1 申請時間數量總體趨勢分析
從申請年、公開年兩個維度來展示技術發展態勢和技術發展動向,有助于中藥領域的研究人員對本領域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對研發重點和路線進行適應性的調整。
2008-2018年國內外中藥相關專利情況統計見表1,2008-2018年國內外中藥申請量與公開量對比見圖1;2008-2018年國內外中成藥相關專利情況統計見表2,2008-2018年國內外中成藥專利申請量與公開量對比見圖2;中藥專利申請量和公開量、中成藥專利申請量和公開量總體呈上升趨勢。我國的中成藥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和公開量相較任何一個國家都相對較大,2008-2018年我國中成藥相關專利申請量與公開量對比見圖3。吉林省總體呈上升趨勢,但2014、2015年有所下降,見圖4。
我國1985年開始實施專利法,陸續才有專利申請,在1992年我國對專利法進行第一次修改,開始對藥品實行保護,并于1993年開始施行。新專利法開始實施后,中藥領域的專利數量開始迅速增長,由于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2008、2009、2010年專利申請數量有所減少,呈現低迷狀態,2011年以后,專利申請數量繼續穩步增長,呈上升趨勢。吉林省在中藥資源方面有很大優勢,并且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專利保護的重要性,藥物新成分的提取、新配方的研發、生產工藝的改進等等都是促進專利申請數量增加的原因。
2.2 區域對比分析
從圖5,可以看出數量排在前面地區分別為中國、韓國、美國、日本、歐洲、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其中中國受理量占91.98%,為主要受理國;亞洲為主要受理區域。
雖然吉林省是中醫藥大省,但是在省內中醫藥發展情況并不均衡,表3統計了吉林省9個地區2008-2018年十年間授權量。主要集中在長春市,通化、吉林、延邊的授權量處于中等水平,白城、松原及遼源地域數量極低。
到目前為止,吉林省中成藥相關專利3670條,發明專利申請、發明授權、實用新型所占比例分別為93.79%、5.86%、0.35%,具有核心技術含量的發明專利所占比例較大,說明吉林省中藥相關專利質量較高。專利申請量排名前3位分別是高等院校、企業和個人,申請量所占比例分別為42%、25%、23%,說明吉林省中成藥相關專利申請人主要以高等院校、企業和個人為主。申請總量、發明申請量排名靠前分別是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等,申請人IPC技術主要分布在A61P 和A61K領域,申請人國民經濟構成主要集中在醫藥制造業。專利發明授權量排名靠前的專利權人分別劉志強(79件)、宋鳳瑞(78件)、高陸(70件),其中高陸轉讓最多40件,發明人IPC技術主要分布在A61P 和A61K領域。
3 吉林省中醫藥研發的重點與趨勢
通過對中藥專利相關專利申請的分析,明確了吉林省中藥研發的重點。第一,從專利申請總體情況上看,吉林省中藥技術發展呈突破式發展,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專利制度的完善與發展、吉林省優越的中醫藥政策環境以及中成藥企業對專利保護的重視。第二,專利權人分析上看,吉林省中成藥相關專利中高校和個人所占比例較高,屬于非企業專利權人,轉化運營能力較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專利并沒有實現其市場價值,因此應鼓勵這類專利權人將高質量專利許可給企業以實現產業化。第三,從專利質量上看,吉林省中成藥相關專利整體上失效率較高,一半的專利都處于失效狀態,由此反映出中藥專利在提交申請時就屬于低質量專利和吉林省中藥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參考文獻
[1]賴秋華.基于專利信息分析的廣州市中藥產業創新發展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