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能夠幫助大學生學會積極地情緒調節與壓力調整,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為學業與生活的良好發展打下基礎。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教學效果不佳,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問題。因此,本文主要通過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適用性的探討分析,旨在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用分析
1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問題
1.1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理念落后、方式單一
目前我國各大院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著教學理念落后問題。許多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安全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沒有根據實際需求改革心理教育課程的教學體系,沒有及時對教師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培訓,改變授課教師的教學管理理念,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不合理,教學理念落后,教學內容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問題。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在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仍然沿用傳統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方式,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參與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1.2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師資力量不足
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面臨的另一大問題便是師資力量的缺乏,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升。許多高校在制定教學培養計劃,分配師資力量時,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師的職位一般由其他相關專業的老師或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臨時擔當,教師專業水平不足,崗位流動性大,不利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良好發展和經驗積累,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基礎。教師的專業知識直接決定著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質量水平,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在心理學科的認識不到位,對心理健康教育崗位的職業認同感較低,這都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對學科的持續學習與深入研究,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專業水平不達標,高職院校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建設和教學水平的提高[1]。
2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用的重要原則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需求,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積極轉化思維,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對課程進行改革,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體驗式教學法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被引入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應用中的。
2.1 增強師生情感交流
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能夠增強師生交流,讓學生感受到尊重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驗式教學重在強調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溝通互動,通過授課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積極引導與對學生及時的反饋鼓勵,增強學生的課程體驗感,形成對課程內容的深刻記憶,并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使自身的身心健康、情感需求得到良好發展。師生之間情感交流與互動的增強,除了能夠吸引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之外,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幫助教師加強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與榮譽感,并不斷參與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當中,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貢獻力量。
2.2 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運用中的另一重要原則便是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體驗式教學法的實施手段之一便是通過符合課程主題的場景設置,引導學生走入場景,根據教師的課程引導,在沉浸式教學的氛圍下,促進學生獨立進行問題探索與積極思考,以達到知識學習的目的。體驗式教學法通過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確定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保障了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避免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帶來的消極影響[2]。
3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適用性
3.1 體驗式教學法適用于高職院校
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對理論性知識的學習能力較弱,因此體驗式的教學方法更適用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接受程度,在高職院校的適用性更強。
3.2 體驗式教學法適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場景設置與生活息息相關,與人的主體意識聯系更為密切,是一門自主意識較強、情感投入更為豐富的學科,這凸顯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體驗性特征。因此,體驗式教學法更適用于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進行應用。天師教學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能夠當初教育人員轉變錯誤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傳授過程,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特有的課堂體驗與內容思考,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由理論落實到實踐,真正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開設目的[3]。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高質量開展對于增強學生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仍存在著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理念落后和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高質量發展和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因此,有必要通過重視體驗式教學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運用,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確定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心理健康教育由理論落實到實踐,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革,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水平,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晶,張媛.專業課體驗式教學法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應用設計[J].知識經濟,2019(03):157-158.
[2]李曉菲.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適用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164-165.
[3]姜鑫,高其蘭,王兵.淺談體驗式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8(12):458.
作者簡介
周蘭(1978-),女,心理學碩士,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心理健康中心教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