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葛
摘 要:攝影屬于一種藝術形式,對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有著卓越貢獻,特別是在現在攝影技術日漸更新完善、攝影設備更為多元化的環境下,人們可以擺脫時空和空間等因素的限制,自由記錄身邊美好的人和事物。而基層文化館則是向群眾傳播攝影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則旨在闡述基層文化館在攝影文化方面的影響力、當前攝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探討今后其做好攝影工作的一系列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攝影工作;存在問題;方式方法
基層文化館的存在意義,就是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為了開拓出更加寬闊的藝術發展路徑,令群眾文化及時融入到社會文化體系之中,就需要沿用到攝影這類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和傳播形式。至于當前我國基層文化館在攝影工作上有什么問題,日后要憑借什么方式、方法加以改進,有關細節會在后續逐步延展。
1 基層文化館在攝影文化方面的影響力
基層文化館作為文化事業單位,主要由國家全額撥款支持免費開放,其核心使命就是定期組織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引導群眾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帶動社會整個文化的完善。所以說,不同地方政府要投入更多的經費來推進基層文化館建設,重點提升攝影的藝術水準。
須知信息時代之下,智能手機、社交媒體普及,愈來愈多的人習慣去旅游并用手機來記錄和上網分享眼前所有美好的事物,群眾文化藝術由此獲得深入發展。其中不乏一些攝影實力較強的人,他們對于攝影作品的質量的要求會更嚴格一些,但是卻沒有充足的展示機會。由此,基層文化館要自覺承擔職責,及時明確群眾文化發展的需求,提供專業平臺來滿足攝影愛好者的作品展出需要,借此突破他們自娛自樂的局限,賦予攝影藝術全新的支持服務平臺;再就是定期安排攝影愛好者參與更高層次的培訓活動,或是組織專業人員參加攝影展,在令他們觀察到更高質量的作品后,隨后自覺提升個人的藝術修養,從而營造更加積極向上的攝影文化氛圍。
2 當前我國基層文化館攝影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問題
基層文化館在民眾文化素養提升、群眾攝影藝術和文化水平提升方面,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可透過現狀觀察,目前許多基層文化館在攝影工作指導方面的功能尚未發揮完全,表現為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原因就是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強,無法給予攝影愛好者可靠的物質保障,導致他們長期深陷在自娛自樂狀態之下,和現代化的群眾文化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所以說,今后基層文化館要多考慮到群眾文化建設的趨勢,重點針對群文攝影藝術發展給予更多的支持和服務。
3 日后基層文化館做好攝影工作的方式方法
3.1 增加投入,完善性建設文化館并提升攝影服務質量
基層文化館屬于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核心場所,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完善性建設方面大有裨益。所以說,在推進群文攝影發展期間,基層文化館要自覺發揮其服務功效,創造更加優質化的攝影藝術發展環境。
第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增加投入數量,保證第一時間調查了解群眾不同形式的攝影需求,為攝影專業愛好者提供妥善的技術設備支持,包括建設大規模的攝影展廳,及時展示不同階段最優秀的群文攝影作品,令廣大群眾身處一類更加舒適和恬靜的環境中進行攝影藝術欣賞。
第二,加大對基層館員的培訓指導力度,持續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水準和綜合素養。如及時發現基層館員服務理念不深刻的弊端,隨后在進行集中性的思想建設前提下,基于現代攝影藝術發展現狀來安排不同類型的職業培訓活動,令每個館員都被培養成為合格的群文攝影藝術宣傳員與服務者。
第三,積極地進行地區特色文化和群眾攝影藝術融合,確保群文攝影作品中可以更多地反映出本地的人文風貌特色,引起更多群眾的情感共鳴,從而吸引他們細致學習和準確把握群文攝影藝術的內涵特征,為今后群眾文化可持續發展和基層文化館服務質量提升奠定基礎。
第四,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群文攝影藝術形式,開拓愈加寬闊的攝影藝術交流范疇。諸如定期組織適當規模的攝影作品聯誼展覽活動,令民眾在細致欣賞的同時獲得啟發,從而不斷學習和積累,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攝影經驗。
3.2 加大攝影輔導力度,改善攝影作品的藝術水準
自從我國迎來全民攝影時代過后,包括單反、微單、拍照手機等設備普及,有關攝影技術也同時變得更加智能化和簡潔化,畫面亦更加高清,無形之中更持續降低了攝影藝術的限制門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攝影藝術始終不等同于平常拍照,透過專業層面理解,想要基于群文攝影來豐富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出更加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氛圍,還需要基層文化館發揮好自身的職能效用,積極做好群文攝影的輔導事務。
首先,基于群眾文化特征和實際需要等篩選可靠的攝影理論素材,而不是直接透過專業藝術中心進行照搬照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障群文攝影藝術理論的基礎性和輔導的適用性,吸引更多的業余攝影愛好者加入并方便他們快速理解。
其次,集中性地進行攝影技術傳授。歸根結底,攝影始終需要借助專門的拍攝設備并透過特殊的拍攝角度去記錄現實世界,而作為一名合格的攝影師,理當在熟練掌握一系列基礎性的攝影技術和技巧前提下,及時透過現實生活情景中提煉深刻的藝術內涵,保證自身的攝影藝術能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就需要基層文化館在群文攝影輔導期間,結合專業理論來細致解析各類攝影技術和技巧,進而拓寬廣大業余攝影愛好者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最后,和攝影愛好者進行深入性地互動探討。須知在群文攝影輔導過程中,灌輸知識點并非唯一目標,最為關鍵的是透過彼此互動交流來給予攝影愛好者啟發,令他們在今后自覺完善攝影基礎知識、觀察各類優秀攝影作品并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從而確保自己今后也可以拍攝出如此優秀的作品。
3.3 靈活使用新媒體資源,構建更大規模且可靠的攝影藝術展示平臺
攝影屬于造型藝術的一種,主要利用照相機和感光材料等工具,配合畫面構圖、光線、色調等技巧來設計出獨特的主題和藝術形象,多反映種種的自然與社會現象,表達攝影師豐富的思想情感。而按照攝影的內容劃分,可以依次拓展出靜物、人像、藝術、畫意、風俗等不同形式的照片,以及新聞圖片。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攝影藝術得到全方位地傳播,攝影產業也得到深入性地發展,特別是經過數字、互聯網、新媒體等技術普及之后,一時間令基層文化館在攝影工作優化方面如虎添翼。由此,基層文化館要積極地融合新媒體環境,力求借助多元化和立體化的作品展示和傳播平臺,來為民眾提供更加便捷、開放性的交流環境,重點保障作品參評的公正、公開和公平性,進而增強基層文化館在攝影等群文藝術發展中的影響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文化館屬于引導群眾進行文化學習和交流的主要窗口,對于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等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攝影藝術則是現代藝術中的后起之秀,目前受到民眾的熱烈鐘愛。所以說,基層文化館理當積極地進行文化傳播功能發揮,包括積極地對群眾進行專業化的攝影技術輔導,定期安排他們透過網絡來發布和展示個人的攝影作品。久而久之,帶動不同區域群眾文化的完善性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林.怎樣增強攝影藝術在社區文化中的創新效果[J].大眾文藝,2014,19(10):133-138.
[2]薛水利.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開展路徑[J].大眾文藝,2015,25(23):111-114.
[3]張學軍.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基層文化館的作用探索[J].科技風,2017,29(15):151-156.
[4]李永林.文化館攝影工作的定位與應用分析[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