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俊,張青云
(成都軍區總醫院腎內科,四川 成都 610083)
腹膜透析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將透析液輸入到患者腹腔內,借助腹膜作為透析膜,將患者體內的代謝廢物、電解質以及潴留水等排出體外從而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1]。一般來說,腹膜透析在腎功能衰竭中應用比較多,住院費用較高,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也十分繁雜,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出現各種疏漏。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2月18至2017年2月17日間在我院進行腹膜透析置管術患者146例為研究對象,就護理流程圖在腹膜透析護理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和價值進行探討。現將研究結果呈現如下。
選2015年2月18至2017年2月17日間在我院進行腹膜透析置管術患者146例。其中,女性患者88例,男性患者58例,年齡57~81歲,平均年齡為(70.35±8.25)歲。依據護理流程圖的應用時間將146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兩個小組。其中,對照組患者62例,實驗組患者84例。兩組患者腹膜透析手術置管方法相同,在手術之后均使用標準的持續性腹膜透析治療。無論是年齡、病史、性別,兩組患者的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后續研究。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即患者入院后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基礎護理,并且向患者家屬以及患者本人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和相關疾病知識的宣傳,同時還要針對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加強護理,消除患者害怕、恐懼等不良心理,此外還要針對各種并發癥做好預防護理措施。
實驗組:實驗組患者使用護理流程圖進行護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患者入院后,進行流程圖的制定。在制定護理流程圖的時候,科室醫師要征求多方意見,尤其是相關專家的意見,在這個基礎上針對護理流程圖的內容進行不斷完善。將護理內容制作成日常計劃表,確保護理過程能夠有預見性、有計劃地開展;第二階段,在患者住院治療階段,進行護理流程圖的實施;第三階段,在患者康復出院之后,進行出院護理。
以SPSS18.0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代表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后發現,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要優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進行統計后發現,實驗組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要優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且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由此可見,相對于常規護理方式,應用護理流程圖的護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整體護理質量。針對腹膜透析患者制定護理流程圖,實際上就是對臨床路徑理論的借鑒[2]。臨床護理路徑是經過諸多專家和專業人員共同研究制定的,對于護理工作的流程可以起到優化重組的作用。護理流程圖是借助圖表的形式將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這個過程中的具體護理工作流程簡明直觀地表示出來,從而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和護理工作針對性。通過本次的研究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要優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這主要是因為護理流程圖的應用可以實現護理活動的標準化和程序化,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很難出現護理項目被遺漏的情況,還可以防止護理人員因為工作習慣的不同或者交班環節失誤導致護理質量受到影響,從而降低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3]。除此之外,應用護理流程圖進行護理可以讓護理人員的態度由被動護理轉化為主動護理,不再是對醫囑進行機械化地執行,而是有預見性、有目的地護理,從而達到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