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秀麗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醫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作為慢性疾病的一種,糖尿病的治療需要較長的恢復期,而在這一段時間里的治療,患者及其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1]。同時由于老年這一特質,患者通常伴有其他的慢性疾病,也可能對于自身的禁忌記憶模糊,這就加大了患者的治療難度,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開始進行護理干預,隨機抽取醫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具體情況如下:
隨機抽取醫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研究組進行個性化護理,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要求,排除精神障礙的患者,其中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65~80歲,平局年齡(75±4)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65~78歲,平均年齡(75±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研究組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飲食護理,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主要就是從飲食控制做起,一般而言需要叮囑患者的正常飲食,改善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合理的飲食方案有效的促進患者的的新陳代謝,在一定程度上面避免了患者并發癥;②運動護理,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可以依據運動來輔助,利用胰島素降低血糖,幫助病人適當的運動,例如太極、慢走等,加強抵抗能力;③宣傳教育,這主要宣傳有關糖尿病的基本知識,通過多媒體、音樂等新興方式進行宣傳,提高患者的自我預防意識,了解胰島素的基本知識;④藥物護理,及時講解藥物的基本常識以及服用注意,用藥之后的不良反應及時告知患者,避免患者不清楚而產生緊張情緒,胰島素的注射劑量以及注射部位需要一一告知;⑤心理護理,治療時間的限制,糖尿病患者極易出現緊張、憂慮等情緒,配合醫護人員進行運動以及飲食可能產生抵抗情緒,及時對于情緒進行疏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治療依從性依據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統計,依從性主要依據飲食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以及心理治療等,采取積分制,分數越高,依從性越好。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依從性,集中對于飲食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以及心理治療方面對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調查(x±s,分)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治療有效率,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治療有效率對比
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內分泌疾病,臨床中癥狀主要集中為血糖高,胰島素少,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而醫護人員進行現代化的護理手段,即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老年糖尿病[2],主要提高運動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的依從性,針對患者的飲食、健康等進行干預,與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提高醫患配合度,提高患者治愈信心[3]。同時醫護人員利用手機等新興社交工具,設置鬧鈴等,及時提醒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藥物服用,進行簡單的教育指導時,可以利用簡單的圖片改善患者的閱讀方式,提高患者的閱讀興趣[4]。個性化護理中,飲食護理可以利用食品模具,制定健康的飲食,模具中包括米飯、蔬菜等食物,控制模具的熱量,基本維持在90千卡,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計算熱量,假使患者產生的消極心理,醫護人員要及時的進行疏導[5],利用新型媒體的便利,建立與患者交流的微信群或者QQ群,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提高了醫患配合度。老年人一般記憶力較差,一般的服藥時間需要護理人員及時叮囑,甚至藥物也需要醫護人員進行保管,利用多樣化的方式幫助患者明確口服藥的名稱等,囑咐患者家屬叮囑用藥,應急措施處理方式及時與患者家屬交流,保證基本熟練,盡量減少患者漏服藥或漏注射胰島素事件。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通過飲食、運動等治療,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治療有效率,建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