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利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部,安徽 合肥 230011)
醫院的門診是對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及治療的場所,每天有大量的人群流動,環境相對嘈雜及擁擠。門診有好幾個窗口,其中之一是心血管門診,心血管患者多數屬于老年人,心臟功能不好,行動不便,精神及心理壓力較大[1]。況且多數患者是家人陪同,人多容易導致環境的嘈雜擁擠。為了減少此現象的發生,我院心血管門診優先試行采取了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特給予總結。本文選取160例患者(在2017年7 月-2018年1 月)在我院心血管門診分診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選取160例(2017 年7月-2018年1月這段期間)在我院門診分診的心血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前后的患者分別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 例,其中對照組有18 例女性,62例男性,患者年齡在54-80歲左右,平均年齡為(67±13)歲,觀察組有28例女性,32 例男性,患者年齡在60-78 歲左右,平均年齡為(69±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文化程度、性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不具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對觀察組患者在分診中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對對照組患者采取醫院一直采用的門診分診方法,現將方法總結如下:
1.2.1 門診分診臺加強護理
我院內科門診分內分泌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老年科、全科醫學等,患者第一次就診時不知道去哪個科進行就診,因為很多科室的疾病具有交叉性,分診臺護理人員應主動向前詢問患者及家屬,應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及掌握,仔細傾聽患者的主訴,并給予患者提出合理的建議進行積極的就診。將常見的疾病與對應科室列出在醒目的指示牌上,方便患者查找,從而使患者就診的時間得到節省。
1.2.2 給予患者及時的進行心理護理
心血管患者多數是老年患者,尤其是年齡大的,自理能力下降的,需要更多的幫助,一些老年人不愿意麻煩別人,護理人員應增強主動服務意識,主動給予患者進行幫助,同時給予心理疏導、病情講解,增強患者自信心。對于心臟功能欠佳的患者及時的安排急診科進行就診,以免耽誤患者的病情,加強主動服務患者的意識。
1.2.3 環境護理
對于分診臺要保持干凈整潔,墻面給予張貼些有益健康及宣教的圖片,桌面擺放一些綠色植物。同時加強就診患者的宣教,就診安排有序,不嘈雜,保持就診間濕度、溫度適宜,營造一個溫馨整潔的就診環境。分診的護士以熱情的狀態迎接患者,能夠減輕患者的緊張的就診心理,有助于患者的就診和治療。
1.2.4 健康教育護理
為了避免由于就診等待時間較長,患者易出現煩躁情緒,分診的護士在患者等待就診的時間內給予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的健康宣教,態度熱情,語速及音量適中,并給予家屬及患者發放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材料,加強口頭宣教,將使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得到增加。
以上分析所取得的數據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學分析,其中均數(±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由(X%表示),當結果P<0.05,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的分診方法進行分診后,采取優質護理分診的觀察組在就診時間上縮短,家屬及患者滿意度、醫生對護士的滿意度明顯高于采取醫院一直采用的分診方法的觀察組,且護患沖突及醫患沖突明前較觀察組減少,具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護理工作在醫療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門診作為醫院的重要窗口部門,提示門診分診的護理異常重要,尤其對門診慢性病患者,體量大、病情變化快,特別是心血管患者疾病突發性的特性,故分診采取優質護理服務措施,可使得醫院的就醫秩序得到維持,引導患者進行有效就醫,具有重要意義[2]。通過在門診心血管分診中采用的優質護理服務措施分診后,發現就診時間縮短,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醫生對護士的滿意度明顯提升,同時可以使護理質量得到改善,和諧的醫患關系得以建立[3]。在此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提高,護士的工作熱情日益增多。采取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減少看病時間長的糾紛,提升醫院在社會中的地位。此服務模式值得在全院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