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令,楊新凰,李 純,黃燕芬,羅麗瓊*
(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廣東 深圳 518109)
妊娠糖尿病(GDM)即是孕婦在妊娠過程中任一程度的糖耐量首次出現異常,不管是否進行胰島素、飲食治療亦或分娩后是否持續,均認為是GDM。臨床上,有效的對高危妊娠進行處理,能夠使得圍生期的疾病的發生率、死亡率。因此對GDM孕婦予以有效護理干預十分關鍵[1]。本文主要分析護理干預調節妊娠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情況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孕婦中平均年齡(28.12±3.98)歲,平均孕周(30.23±2.45)周,孕次在1~3次;對照組孕婦中平均年齡(27.56±4.23)歲,平均孕周(31.34±2.12)周,孕次在1~3次。兩組孕婦的一般分析沒有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孕婦予以常規的飲食指導、對癥處理等,觀察組孕婦予以護理干預進行調節[2],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干預:妊娠期孕婦心理上難免會存在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緒,據有關文獻研究顯示:首次發現的妊娠期孕婦其抑郁評分較血糖正常的孕婦明顯高,考慮是孕婦擔憂血糖水平及治療對胎兒會產生損害。就此,醫護人員應耐心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予以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告知患者保持愉悅心情的重要性,對孕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的疾病觀。告知孕婦成功案例,消除孕婦對妊娠結局的懷疑心態,樹立積極治療信心、依從性,使得血糖得到最佳控制。(2)飲食護理干預:依據孕婦的實際情況進行食譜制定,引起孕婦對飲食治療糖尿病的重視程度,告知孕婦在控制熱量的情況下確保營養的充分補充,建議孕婦少食多餐、規律飲食,以此滿足母嬰的健康需求。其中,醫護人員依據孕婦的實際血糖控制情況、母體體重以及胎兒生長情況進行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攝取,確保血糖水平6.11~7.77mmol/L,孕婦以無饑餓為宜,尿酮顯示陰性為最佳。(3)運動護理干預:依據孕婦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運動計劃,以不引起子宮收縮、胎兒不適為宜,上肢運動的方式不會導致子宮收縮,因此醫護人員可以依據孕婦的實際喜好制定科學的運動計劃,例如上肢體操等。在運動過程中,注意運動強度的控制,確保消耗足夠能量即可,運動時間則依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中途予以休息監測胎兒情況,確保有效活動[3]。
統計兩組孕婦在護理措施干預前后的血糖情況、妊娠結局。
針對統計數據中的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應用百分數、(±s)加以表示,使用x2、t值進行檢驗,并錄入軟件SPSS21.0進行分析,若P<0.05說明數據差異顯著。
干預后,觀察組孕婦的HbA1c、FBG、2hPG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孕婦的(P<0.05)。具體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孕婦的血糖控制情況(±s)

表1 比較兩組孕婦的血糖控制情況(±s)
組別 HbA1c(%) FBG(mmol/L) 2hPG(mmol/L)觀察組(n=50) 6.33±1.54 4.43±0.65 6.54±1.04對照組(n=50) 7.12±1.89 5.47±0.34 8.10±1.31 t 2.29 10.03 6.59 P<0.05 <0.05 <0.05
兩組孕婦的胎膜早破、妊高癥、早產等存在明顯差異(P<0.05);剖宮產、羊水過多等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體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n(%)]
妊娠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該疾病對孕婦以及胎兒的影響較大,因此增強護理干預調節十分關鍵[4]。通過心理、運動以及飲食護理的干預調節,樹立孕婦控制血糖水平的信心,改善其不良情緒,盡可能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5]。此次分析中,發現:干預后,觀察組孕婦的HbA1c、FBG、2hPG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孕婦的(P<0.05);兩組孕婦的胎膜早破、妊高癥、早產等存在明顯差異(P<0.05);剖宮產、羊水過多等沒有明顯差異(P>0.05)。可以說,護理干預可以有效調節孕婦的血糖水平,減少不良妊娠的發生率,有助于提高母嬰的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