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元
(無錫市第二中醫醫院,江蘇 無錫 214121)
腦梗死(急性期)患者臨床發病迅速,癥狀多表現為突然暈倒、昏迷、意識不清醒、口眼歪斜、身體麻木、語言表達障礙等,要求患者家屬在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后及時送醫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結合近年來急性期腦梗死臨床治療療效研究可知,治療時輔以患者中醫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預后效果[1]。基于此本文選取確診為腦梗死(急性期)的54例患者作為臨床護理效果研究對象,分組分別使用不同護理方案,評價提高腦梗死疾病康復價值的最佳護理方案。全文內容如下:
選取我院心腦血管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共計54例來研究,經過臨床癥狀檢查和CT等輔助手段檢查可知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腦梗死(急性期)診斷標準;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人數分別為33例、21例;患者年齡最小為40歲,最大為80歲,平均就診年齡為(72.4±1.7)歲。按照護理方法的差異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并對上述臨床基本資料做以組間比較結果可知差異小,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54患者入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采用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疾病護理干預,內容包括: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血糖等指征是否有異常變化;指導患者按時服用治療藥物;指導患者忌煙酒,合理飲食,多飲水。觀察組患者在接受上述常規疾病護理方案后,還需要接受中醫護理。患者出院時向患者發放護理滿意度問卷,應用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評價滿意度(總滿意率為非常滿意率與一般滿意率之和);應用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滿分記為100分,分值高表明患者各項行為能力恢復理想,趨于正常;應用顯效、有效、無效評價癥狀恢復情況,其中顯效表示患者吞咽能力、肌張力完全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好轉,有效表示患者各項腦梗死癥狀與治療護理前對比部分改善,肌張力等指征部分提升;無效表示患者癥狀、肌張力等無明顯變化或有肌張力等級下降、癥狀惡化表現,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數據經SPSS.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x2檢驗,結果P<0.05提示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三項數據與對照組相比具有明顯優勢,表明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價值高,數據與對照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性P<0.05.詳細數據參見表一:

表一 兩組患者應用兩種護理方案護理結果的對比分析
腦梗死屬于臨床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發病急等特點,其中由腦血栓引發的梗死病在我國目前腦梗死總發病率中約占60%,該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中?;疾『鬄榱擞行岣呒膊☆A后質量,需要對患者進行中醫護理,以此在治療和護理共同作用下促進患者身體盡快康復。中醫護理方案內容為:應用中醫護理技術,給予不同主癥患者穴位按摩、針灸、中藥熏洗等護理,按摩方面每天由護理人員對患者相應穴位進行按摩,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每個穴位按摩時間不得少于60秒,之后患者可以在日??祻椭委熎陂g按照護理人員的操作手法自行或由家屬進行穴位按摩。其中患者有便秘癥狀,需進行腹部和穴位按摩、艾條針灸護理;語言障礙進行穴位按摩護理;意識障礙癥,指導患者使用中藥藥枕;頭暈目眩癥可以采用穴位貼敷和按摩護理,還可以使用中藥方劑熏洗病灶部位;半邊身體麻木癥狀可以拔火罐、熏洗、針灸以及穴位按摩技術來進行綜合性護理;呼吸不暢導致的吞咽障礙癥,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通過舌體運動、攝食運動、口面部肌肉群運動鍛煉吞咽能力,并輔以針灸技術加快患者康復[3]。在本文的研究中即就有27例觀察組患者應用上述護理方案取得了理想的護理效果,患者非常滿意本次護理,急性期腦梗死患者意識不清、半身不遂等癥狀治療效果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高,所以該種中醫護理方案值得在臨床腦梗死疾病護理中多加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