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彬
(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院,江蘇 興化 225700)
胸腔閉式引流是目前臨床呼吸科用于治療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方法,正確有效的護理服務是保障患者療效及預后的關鍵。本文將選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呼吸科胸腔閉式引流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討呼吸科胸腔閉式引流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應用效果,為提高患者療效、預后提供可靠依據,現詳述如下。
50例呼吸科胸腔閉式引流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18-84歲、平均(60.16±1.02)歲,疾病類型:非化膿性胸腔積液27例、自發性氣胸23例。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94例呼吸科胸腔閉式引流患者均分為研究組(n=25)、對照組(n=25),各組上述相關數據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臨床常規護理,嚴密監測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妥善固定管道并保持暢通,定期記錄引流液情況(量、性質、顏色等),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相關規程預防感染,遵醫囑給予各項對癥治療藥物及配合患者完成必要檢查。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護理干預服務,具體內容如下:①引流前應簡要告知患者實際病情、實施閉式引流的作用及意義,此舉有利于緩解或消除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病情而導致的焦慮、抑郁等情緒;②告知患者遵醫囑配合閉式引流的重要作用,可通過例舉既往未配合醫生及護士工作導致嚴重后果的負面病例提高患者依從性、積極性;③行胸腔閉式引流過程中可主動告知患者穿刺進程,給予適當的語言及肢體鼓勵,護理全程均避免非目標區域肢體暴露,此舉有利于保暖及保護患者隱私;④術后應鼓勵患者有效咳嗽盡快排出陳舊性血塊、肺內痰,但部分患者由于肌無力或其他因素無法有效咳嗽,護理人員可通過協助其翻身叩背、使用排痰機等途徑促進排痰;⑤指導患者家屬為其提供高蛋白、高熱量的健康食物,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進食原則為少食多餐,切忌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可根據患者日常口味提供相應食物,此舉有利于提高患者進食欲望從而保障日常營養攝入量,此外食物中可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所占比例預防便秘;⑥提供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病房內適當限制人員進出并維持適宜溫度、濕度、光線,護理、治療、檢查期間盡量避免出現噪音;⑦若患者生命體征穩定,護理人員可鼓勵其于床上或下床運動,此舉有利于充分引流,但應注意下床運動時應有專人看護,且引流袋應低于引流口水平線以免發生倒流現象;⑧可為患者提供符合其日常愛好的物品,如書籍、電視、音樂、戲曲等,此舉有利于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其身心不適感。
1.2.2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呼吸科胸腔閉式引流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引流管非計劃性脫落、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肺水腫等;②記錄兩組住院時間、引流時間。
研究所得兩組住院時間、引流時間屬于計量資料,經±s表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屬于計數資料,經n(%)表示,數據傳入SPSS.19軟件并實施相應檢驗(t、x2),若P<0.05則提示相關數據差異存統計學意義。
兩組均完成引流并拔除引流管,經分析可知研究組引流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均<0.05(如表1)。

表1 兩組引流、住院時間分析(x±s;d)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24.00%),數據對比P<0.05(如表2)。注:本次研究未見同一名患者同時發生兩種及以上不良反應情況。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胸腔積液即胸腔內發生病理性積液,若積液未及時排出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胸腔閉式引流具有創傷小、效果好等特點,是目前臨床用于治療胸腔積液的主要方法,以往臨床常規護理工作將側重點放于患者的生理方面,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患者順利進行胸腔閉式引流、確保引流效果、改善生理不適感[2]。
綜上所述,對呼吸科胸腔閉式引流患者提供常規護理與護理干預相結合的綜合性護理服務有利于保障其引流效果、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今后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