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春炎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226361)
在我國現在高中生數量急劇增加的前提下,不少高中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數學焦慮癥”.有的學生由于數學成績多次不理想導至對數學有很深的恐懼感.學生對于數學的焦慮對學好數學有著很重大的影響,學習焦慮可能會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負反應,給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產生錯誤的信息導向,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學生產生數學焦慮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還是學生自身對于數學的學習由于一兩次成績的不理想而出現擔憂,導致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沒有辦法放下思想包袱對數學進行有效的學習.高中數學學習焦慮的積極干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學生進入高一之后,所學的數學知識比初中的數學知識難度猛然提升了一個檔次,教學內容變多,同時教學進度也會出現很明顯的加快.教師由于數學課程的課時緊張,上課要講的知識點很多,在課堂上對于一些數學內容沒有辦法進行很透徹的講解,導致許多數學知識在課堂講解上不夠深入,學生在課下自學有沒有辦法做到很好的理解,就會導致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建立不完全,在某些問題上就會出現一知半解的現象.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感覺就是抽象、枯燥,導致許多初中數學成績還不錯的學生在高中出現了明顯的學習成績下降的現象.高一學生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就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影響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要太急于給學生高中知識的灌輸講解,而是應該做好初中數學內容和高中數學內容的銜接,等到學生適應高中教學節奏以及教學模式之后再加快進度,讓學生完成既定的課時目標.
例如,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知識的教學前,可以利用數學知識的相關性,先引入初中的數學知識,讓學生把熟悉的內容先復習一遍,然后再進行高中數學知識的導入,這樣學生便會很快地學會新的知識了.教師還可以多利用一些直觀的圖示,讓學生的思維慢慢地從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教師要增強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讓學生的焦慮心情得到有效的緩解.教師通過做好初高中數學知識的良好銜接,就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同時從熟悉的知識入手,可以讓學生緩解學習過程中焦慮的情緒,建立對數學知識學習的信心.
在數學考試過后,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學生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很多的時間后,滿懷信心地進行數學考試,想要通過成績來證明自己,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學生的心理落差會非常大.尤其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由于高中數學知識點多,涉獵程度廣,同時題型千變萬化,在平時考試中數學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最終高考分數,導致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背負了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如果通過一定的方式緩解,就能夠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更加輕松;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學生產生一定的焦慮情緒,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數學成績也會一落千丈.教師這個時候不能只是簡單地公布成績,進行試題正確答案的宣讀,這樣可能沒考好的學生無心學習,放棄對數學的學習,導致自己的高中生涯徹底失敗.
教師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能夠過分的苛責,要多用鼓勵性的詞語對學生進行激勵,讓學生能夠重新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學生只有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才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錯了的題目先進行更正,然后再進行反思,對于自己是因為粗心算錯,題目閱讀不清,還是知識理解不透徹要有一個明確的定性,爭取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錯題收納整理起來,經常翻看,加強記憶,防止犯同樣的錯誤.教師對學生常錯的知識點要讓學生進行經常性的練習,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錯誤的地方,在考試的時候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教師通過對試卷的講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找到錯誤、發現錯誤,對學生產生警示作用,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的學習.
強大的意志是克服困難必備的技能.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導學生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克服自己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畏懼感和自卑感.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以及學生自己構建強大的心理防線,學生就會形成積極的心里自我暗示,在遇到數學難題或者難懂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覺得“我能行”,從而很好地去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同時,擁有強大的意志力可以在成績不理想后進行及時的自我調整,緩和數學焦慮的程度.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發揮自我調節能力,形成強大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看一些主人公具有堅定意志力的影片,讓學生能夠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感染,然后培養自己的意志力.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數學大師克服困難攀登數學高峰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對數學有更加理性的認識.教師也可以請一些典型人物來進行班會主題課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到他們身上強大的意志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通過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就可以讓學生堅定內心,不畏艱難,對數學進行有效地學習.
高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緩解學生數學焦慮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多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以及在數學考試后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抓住學生的問題所在,通過各種各樣有效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在第一時間就能夠解決學生的數學焦慮問題.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自身自信心的培養,同時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正確的對待數學的學習.高中生的數學焦慮心理的干預和防治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教師要對學生的數學焦慮現象進行細致地研究,了解它的表現特點,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機制,然后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來進行具體破解焦慮問題的途徑的探討,最終成功幫助學生克服數學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