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壯
(廣東省臺山市華僑中學 529200)
新課標一直提倡高效物理課堂,那么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如何做到高效,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學生學業繁重,物理學科對我們二類學校這個層次的學生來說又是最難的,培養學生物理興趣,激起他們對物理課堂知識的渴求顯得尤為重要.
我是一個班主任,也是一位物理老師,我經常在想一個問題,在物理教學中,為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不僅要注重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從教學理論和長期教學實踐來看,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關鍵在于使學生對學習物理充滿興趣和信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事實上,學生的學習熱情往往是通過他們自己的學習興趣來轉移的.當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時,他們會主動、積極、愉快地學習很長時間,而不會感到學習負擔過重.尤其是在高中.學生學業繁重,物理學科對我們學校這個層次的學生來說又是最難的,因此,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激發他們對物理課堂知識的渴求尤為重要.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物理興趣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節課能否吸引學生,我認為課前幾分鐘是前奏、是序曲.我認為只要上好了前5分鐘的課,那么這一節課也就成功了一半.為了喚醒有睡覺趨勢的學生們,物理課堂我通常都是提前3分鐘進教室,先給學生播放一段搞笑的,亦或是他們感興趣的視頻,趴在桌子上的同學馬上都醒了,各個都精神百倍.當上課鈴響的時候,他們每個人的思想都處在活躍的高峰期,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由睡夢中進入了高效的物理課堂了.比如前一段高三高考前后,物理課前我通常都會找一些搞笑的高考視頻放給學生看,不僅讓他們更加深入的認識了高考,意識到高考的重要性,又喚醒了昏昏欲睡中的他們,緩解了他們的疲勞與壓力,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帶著強烈的責任感,輕松的愉悅感進入了物理課堂.
作為教師大家都知道課堂導入的重要性,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能激起更多同學、更長時間對物理課堂的注意力.那么怎樣才算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呢?我認為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或者距離我們很近的,能讓學生感興趣的導入才是成功的導入,不能為了導入而導入.比如在講解人教版選修3-3“張力”這節內容時,我是這樣設疑導入的.如大家都知道火柴棒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但是大頭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嗎?學生肯定說不能.于是我當場做了一個簡單的小實驗,將大頭釘漂浮在燒杯中靜止的水面上.大家會觀察到大頭釘浮了起來,這是為什么呢?適當提問,激發興趣,激發思維,讓學生有無窮的問題,有更加濃厚的求知欲.最后告訴學生這些問題都將會在我們的物理課堂中得到解答,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學習之所以枯燥,是因為我們主觀地把學習和生活割裂了.其實如果學生能做到從生活中發現知識的作用,那么枯燥的知識也會變的生動起來,學生對學習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它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在講摩擦的力時候,從早上醒來睜開眼后的第一件事情就跟摩擦力息息相關,沒有摩擦力,被子我們都掀不開,衣服也拿不起來.再比如手拉車,為什么拉車比推車省力?省力不省力,主要看車輪受到的阻力有多大.推車的時候,用力的方向指向斜下方,它產生兩個效果,一個分力向前,用來克服阻力,使車勻速向前;另一個分力豎直向下,加大了車對地面的壓力,使阻力增大.再比如,水的沸點100攝氏度,當水沸騰以后再加熱,水的溫度還會不會繼續升高呢?不會.這樣一講,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做思考,促進他們對生活現象的理解,既增長了生活常識,同時對物理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讓物理學知識走進了生活,走進了學生,原來自己的生活無時無刻都跟物理分不開.讓物理知識走進了生活,從而提高了他們學習物理興趣.
當我們在物理教學中設計陷阱來吸引學生時,使學生陷入,學生就會對這個問題產生深刻的應激效應,當他們在未來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問題時,不會再重復舊的想法,而是會采用新的思維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吃一塹,長一智”,如果我們平時跌倒的多了,那么考試的時候就不怕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了.但人都有惰性,學生也是如此,絕大多數學生不會主動跌到的,那么,我們老師就要想辦法依靠自己的經驗來設計陷阱,想辦法讓他們往自己提前設計的陷阱里面跳,然后跌到,再找到成功的喜悅.比如,在講核裂變,聚變之前,以家鄉的臺山核電站為例,家鄉的核電站的原理是核裂變呢還是核聚變?相同質量的核燃料,裂變放出的能量多還是聚變放出的能量多呢?帶著問題,一步步地設計陷阱,一步步的引導他們獲取知識.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讓他們獲得了物理知識.
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想法,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那個老師的那一門課.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一心理活動,多與學生深度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使學生從內心喜歡這門課.教師的情感直接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充滿激情,師生關系和諧,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而且又遵守紀律、整個課堂緊張有序、和諧而又快樂,那么這節課的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差到哪里.教師對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都持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在教學中,讓學生覺得你老師值得他們信賴,讓他們受到鼓舞和啟發,從而對物理產生興趣.
總之,教學實踐表明:“濃厚的興趣能彌補智能的不足,持久的興趣會導致發明創造”.如果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學校提供的作業就會作為禮物被接受,老師留下的作業自然會圓滿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熱愛學習,享受學習,學會學習.努力讓學生越學越輕松,越學越有勁,才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標,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無可推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