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博
摘 要:藥物分析是藥學專業四大理論基礎學科之一,是藥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性與應用性課程。隨著現代藥物分析學科的發展,藥物分析課程教學不但要求學生掌握藥物分析基礎理論知識,更要理解藥物分析及分析科學的思維方式;然而現行藥物分析教學存在內容凌亂重復的問題,迫切需要探討藥物分析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探索。本文結合自身教學感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為目標,討論藥物分析課程在教材參考書選用、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及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探索,以期為藥物分析課程教學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藥物分析; 分析科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159-002
藥物分析是藥學專業四大理論基礎課程之一,貫穿藥物研發、臨床藥物、藥物生產與藥物流通等藥學專業的方方面面,關系著藥品質量標準的制定以及藥品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的立法。藥物分析對藥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必須學習掌握的理論基礎課程,不但要掌握藥物的分析測定手段與方法,而且要理解藥物分析作為分析化學學科一個研究分支的重要作用與意義。藥學專業的學生通過藥物分析課程的學習,深化對分析化學學科的理解與認識,最終掌握分析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畢業之后,不僅僅從事藥學方面的檢測工作,而且還可以從事食品分析、環境分析、司法毒理分析、生物分析等各個分析科學相關領域的檢測工作。因此,本文對藥物分析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為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1.藥物分析課程教材的選擇
目前藥學專業開設的藥物分析課程教材一般選擇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杭太俊編著的《藥物分析》教材,該教材主要包括緒論、藥品質量研究的內容與藥典概況、藥物的鑒別試驗、藥物的雜質檢查、藥物的含量測定與分析方法的驗證、體內藥物分析、芳酸類非甾體抗炎藥物的分析、苯乙胺類擬腎上腺素藥物的分析、對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類局部麻藥物的分析、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藥物的分析、巴比妥及苯二氮卓鎮靜催眠類藥物的分析、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的分析、喹啉與青蒿素類抗瘧藥物的分析、莨菪烷類抗膽堿藥物的分析、維生素類藥物的分析、甾體激素藥物的分析、抗生素藥物的分析、合成抗菌藥物的分析、藥物制劑分析概論、中藥材及其制劑分析概論、生物制品分析及藥品質量控制中現代分析方法的進展等章節內容。該教材參考書在教學過程中呈現案例繁瑣重復、不夠系統化,不利于學生掌握學習藥物分析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學完藥物分析課程之后只記得藥物分析主要研究各類藥物分析與檢查,未能深化了解藥物分析作為一門分析方法學科的作用與意義。
目前國內外流通的藥物分析課程教材中有幾本參考書是系統化的藥物分析教材。國外有Darvid G. Watson編著《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 textbook for pharmacy students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s》(2012第三版),以及Satinder Ahuja和Stephen Scypinski編著《Handbook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這兩部教材參考書較為系統化地介紹藥物分析的科學思維與方法。國內有浙江大學曾蘇教授編著《藥物分析學》(第2版)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教材前12章內容介紹藥物分析的分析方法與理論知識,后8章結合中國藥典進行具體藥物分析案例介紹。該教材相對系統的講解藥物分析的基礎理論知識,有利于當前國內藥學專業老師進行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掌握藥物分析課程基礎知識,建議國內開設藥物分析課程的高校,選擇《藥物分析學》為主要參考教材。
2.明確藥物分析課程目標,側重培養學生掌握分析科學思維方式
藥物分析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藥學專業的學生掌握分析科學的思維方式。在藥物分析課程學習過程中深化學生對分析化學與儀器分析課程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畢業之后,不但可以從事藥物分析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從事食品分析、環境分析、生物分析、司法檢驗分析等各個行業方面的檢測工作。因此,在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時,不能固化教材中有關藥物含量計算方法,讓學生系統地全面地掌握分析科學思維方式與分析方法學;同時要靈活掌握《中國藥典》的相關知識,藥典作為質量標準方法輔助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與學習,而不是藥物分析課程為藥典知識推廣服務。總之,藥物分析應明確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啟發學生對藥物分析及分析科學的興趣與愛好,引導他們從事藥物分析等藥學、分析科學相關專業的學習與工作。
3.理論課與實驗課有機結合,實驗課促進理論知識的學習
目前各大高校藥學專業關于藥物分析實驗課的教學,根據各自的學校實驗室條件進行實驗課的教學。以我們學校的藥物分析實驗課教學為例,根據學校的教學硬件條件開設藥物雜質分析、雙相滴定、電位滴定、分光光度法、HPLC法與GC法等相關藥物分析實驗課,實驗課內容已經相對豐富,然而實驗課與理論課銜接不夠緊密,學生未能通過實驗課教學深化了解掌握藥物分析課程理論知識。這是因為實驗課教學按照分析方法類別進行教學安排與學習,而理論課程按照藥物的類別進行教學安排與學習,兩者之間不夠銜接。
為此,藥物分析理論課與實驗課要有機結合一起,實驗課促進理論課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夯實基礎專業知識。以HPLC法實驗課教學為例,藥物分析理論課程中講解HPLC可用于各類藥物含量的測定與雜質的鑒定,由于受到理論課教學學時的限制,理論課講解時,未能系統地全面地介紹HPLC分析方法,以及HPLC分析方法驗證體系。
實驗課在講解HPLC測定阿司匹林藥片中阿司匹林和水楊酸的含量時,不但要介紹本次實驗課的內容與任務,還要系統介紹HPLC法的檢測限、定量限、線性范圍、加標回收率、精密度、重復性與穩定性等分析方法驗證體系,以及HPLC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圍與優勢,從而加深藥物分析理論課中有關HPLC分析方法內容知識部分的學習與掌握。
4.鼓勵學生到檢測機構實習,以社會實踐帶動教學
目前國內高校藥學院關于藥物分析的教學主要集中課堂學習之中,然而由于高校的實驗室硬件條件的限制,不能滿足《中國藥典》中規定藥物檢測整體質量控制體系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學校課堂上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表觀認識層面上。
為此,鼓勵學生們到質量檢測部門、藥品檢驗所以及檢驗檢測公司等機構從事相關實習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系統掌握藥物分析質量控制體系,了解當前國內藥品檢測機構是如何執行藥典中關于藥物檢測質量標準分析方法,通過學生自身的社會實踐經歷,領會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藥物分析理論知識,促進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同時,培養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系統的科學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曾蘇.藥物分析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杭太俊.藥物分析(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3]Darvid G. Watso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 textbook for pharmacy students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s[M]Edinburgh: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12
[4]Satinder Ahuja,Stephen Scypinski. Handbook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M]San Diego:Academic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