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高校附院黨建工作特點出發,對新時代醫院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隨后從借力高校黨建教育資源、發揮醫院專業優勢、用好黨建信息平臺方面對黨建工作路徑進行論述,以期實現推動黨務工作隊伍專業化、醫院黨建與業務同落實、拓展新時代醫院黨建工作方式,有效引領和保障醫院健康發展的黨建工作目標。
關鍵詞:新時代 黨的建設 附屬醫院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為發揮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作用、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進行了明確,為新時代醫院黨建提出了行動指南。本文從高校附屬醫院黨建工作受高校黨委領導加上自身業務特點的雙重影響的特點出發,對黨建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梳理分析,探討新形勢下如何調動大學與附院兩大資源,發揮好、利用好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發揮好支部、黨員“兩個作用”,為推動醫院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
一、附屬醫院黨建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附屬醫院黨建工作現狀
高校附院普遍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符合新時代公立醫院黨建工作總體要求。醫院黨委在高校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面向社會提供醫療服務,既有學校教育規律的影響,也有一般醫療機構的運作規律[1]。高校附屬醫院多為大型三級綜合醫院,醫院規模大、職工人數多,臨床、醫技科室一線衛生技術人員中黨員數量多、占比高。醫院黨委在辦院方向、大政方針、政策落實及黨員干部隊伍的穩定等方面起統領作用,沒有因為忙于業務或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而削弱黨建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附院在高校黨委的統一安排下,積極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及常態化制度化工作,通過規范“三會一課”等方式進一步加強過硬支部建設,推動支部、黨員“兩個作用”發揮,推動醫院沿著正確道路健康發展,醫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得到保障。
(二)附屬醫院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1.黨務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亟待加強。從高校附院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專業構成看,除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可能為高校派遣外,黨委辦公室、紀委辦公室、組織人事處等部門的專職黨務工作者絕大多數為醫療、護理專家,人事、財務、中文、醫院管理甚至基建、后勤管理專業轉做黨務工作。原始專業為黨務管理、思想政治、社會科學等專業的專職黨務工作者缺乏,沒有專門的職稱系列,造成專職黨務工作者學習黨建理論知識,掌握黨建工作經驗與方法、開展黨建課題研究的黨建工作職業化、專業化人員匱乏。
2.醫院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現象依然存在。高校附院作為三級公立醫院,區域性的醫療、教學、科研中心,其人員構成具有高學歷、高職稱的特點。在臨床、醫技等一線黨支部中,擔任支部書記的“雙帶頭人”多為臨床專家、學科帶頭人、研究生導師兼職從事黨務工作,有的醫院支部書記同時擔任臨床業務科室主任、護士長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黨建、業務“雙肩挑”,造成部分支部書記一定程度上對基層黨的建設重視不夠,有限的精力停留在應付院黨委交辦的工作上,使黨建與業務工作缺乏良好的互動。在黨的建設日趨嚴緊硬的情況下,各臨床科室由于業務工作繁重,容易把支部黨的工作當作負擔,存在搞形式、走過場的現象。
3.傳統黨建工作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創新。長期以來高校附院開展黨建工作的方式主要是開展“三會一課”,嚴格執行黨建各項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集體學習、個人自學、集中培訓、講黨課、學習研討等方式開展學習教育,以黨員發展、黨費收繳、表彰慶祝等方式開展組織活動等。以上方式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下,增加了到紅色教育基地現場教學等方式,部分臨床支部結合科室、部門特點,利用黨建工作日組織黨員參與健康講座、急救知識培訓、外出義診等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但總體上看,傳統的黨建工作形式逐漸顯得固化或單調,對黨支部和黨員吸引力減弱,而且往往因為要求黨員利用業余時間參與而造成工學矛盾的產生。
二、新時代抓好附院黨建的做法與建議
(一)借力高校黨建教育資源,推動黨務工作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黨務工作者隊伍對醫院黨建工作落實落地起關鍵作用。黨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政策理論水平、“四個意識”的樹立、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方面是否符合新時代黨建工作要求,直接影響到醫院黨的建設效果。此外,根據《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逐步建立黨務工作者職務職級“雙線”晉升辦法和保障激勵機制,通過實行職務(職稱)評審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等途徑穩定黨務工作者隊伍,增強他們開展黨建工作研究的積極性。
高校擁有黨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等理論陣地,社會科學部或者馬克思主義學院擁有中共黨史、思想政治、時政領域的專門教研室及黨建教學專家團隊。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過程中組織專家講師團等方式,對基層組織書記、黨員進行理論宣講、案例教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高校附院應當依托上級組織部門和黨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統培訓,或者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開展理論研討及學術交流,提高黨務工作者理論水平和黨務工作能力,使黨務工作者有更加明確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大局意識,助推各級黨組織在牽頭抓總、推動醫院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切實發揮作用。
(二)發揮醫院專業技術優勢,以活動為載體推動黨建業務同落實
引領、保障和推動醫院發展是醫院黨建的重要工作內容。醫院各級黨組織,尤其是內外婦兒等臨床科室應堅持把黨建工作和醫院、科室各項業務工作齊抓共管,以黨建促發展,統籌推進黨的建設和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真正克服“兩張皮”現象。醫院發展中每一項重大決策的部署和落實都應提高到講政治的高度,把黨的工作融入醫院、科室工作的各個環節,使黨建工作要求得到充分體現,并最終落到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推動醫院和科室的高質量發展上。
“主題黨日活動”是高校黨委組織部門開展紅色教育、組織理論學習、舉辦志愿活動等黨建工作的常態化制度設計。對高校附院來講,科室工作與主題黨日活動結合進行統籌推進、有機結合,可以作為豐富黨建活動的重要載體。從某附院實踐經驗看,急診科黨支部到社區、單位、景區、廠礦開展急救技能現場培訓,兒科支部協調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專業黨員到幼兒園開展系列義診及健康咨詢活動,查體中心支部組織心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等支部到老年中心、幸福院開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識講座等志愿服務,擴大了社會影響、受到了社會的好評、推動了科室業務工作的開展,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在推動科室發展及社會影響力提升方面效果明顯。此外,有的臨床、醫技科室支部組織成立黨員攻關小組、黨員科研小組,共同研究臨床工作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研討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在醫療質量提升、科研課題申報、重點學科建設等醫院中心工作中表現突出,對于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提供了平臺、做出了實效。
(三)用好黨建信息平臺,以新媒體拓展新時代醫院黨建工作思路
信息化已成為時代的主題,網絡信息技術為黨建工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減少管理成本提供了平臺[2]。“燈塔-黨建在線”在山東省內各級黨組織的成功推廣,黨員檔案管理、組織關系轉接、“三會一課”、黨建工作日及支部特色等內容均通過網絡平臺實現。高校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泰醫黨建”等黨員管理與理論學習、時政每日一題、廉政知識推送等方式逐步被接受和應用。附屬醫院黨建應主動對接“互聯網+”,在改進傳統黨建工作方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互聯網及“兩微一端”等各類終端媒體在黨建工作中的應用,突破傳統黨建工作方式在時間、空間上的局限[3],以醫院黨建專欄、黨建公眾號、黨支部微信群、QQ群為平臺,利用好下班之后、工作間隙的“碎片化”時間,增強互動交流、加強學習討論,傳遞黨的聲音,發揮正能量。各黨總支、黨支部書記應樹立線上線下統一化發展的理念,建立完善信息時代的黨建工作新模式,提高醫院黨建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醫院黨的建設是醫院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背景下,附屬醫院應繼續堅持黨對醫院的領導,利用好高校黨建資源、凸顯出醫院業務特色、使用好信息化武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結合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凝聚力量,積極開展工作,促進醫院優質高效運轉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賴偉忠,陳起坤,吳金泉等.新形勢下高校附屬醫院黨建工作的現狀和路徑探討——基于對廣州六所高校附屬醫院的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22(04):298-302.
[2]潘莉.信息化建設推動醫院黨建工作科學發展[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5,(03):207-209.
[3]李夢秋.利用“互聯網+”模式破解新形勢下公立醫院黨建工作難點[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3):191-192.
(作者簡介:李巖,學歷:碩士研究生,畢業院校:廈門大學,單位: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研究方向:英漢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