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英語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都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僅導致英語課堂氣氛枯燥、乏味,還逐漸顯現出了許多存在于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從而對有效性的英語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新課改的深入,相關的教育部門在對英語教材知識內容進行改革的基礎上,也對教學工作者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營造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就成為英語教學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英語教學;課堂氣氛;教學效果;淺談
一、 引言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戰場,所以,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習,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提高學生的熱情,還能夠讓學生在有效的英語學習時間內,找到符合自身學習特點的學習方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進行高效地學習。從而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基礎上,也提高了綜合能力。因此,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有效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二、 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素質教育理念明確指出,英語教學工作者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不能夠只把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學習成績當成教學的重點,也要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更好的、更適合自身學習特點的學習方式,并在不斷的學習與練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進行更有效地學習。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就要積極摒棄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將教學目標作為核心,并與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結合,為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分組討論,合作完成,從而在這種教學情境中,使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得以有效的鍛煉,并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將知識通過大屏幕為同學直觀地展現,使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學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也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方式為學生設定探究性的練習題,并正確引導學生利用以往所積累的英語知識,對相關的練習題進行思考與探索,最終找出正確答案,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在思考與探究的過程中,充分發散自身的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例如,在對英語教材中相關的知識內容講授完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對知識進行合理的延伸,并保持這種教學習慣,在這種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學生的認知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發展與提升。
三、 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大多數英語教學工作者都將自身放在課堂學習的主體位置上,在講臺上對相關的英語知識進行滔滔不絕的講解,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僅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導致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受到的很大的阻礙。所以,要想更好地營造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就要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正確認識到學生的主體位置,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真正地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將教學工作者本身作為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從而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保持一個熱情飽滿的狀態,積極投身到英語的課堂學習中。同時,通過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也能夠讓學生對相關的英語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從而營造出一個輕松、和諧、充滿熱情的課堂氛圍,并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個性與能力都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進而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英語課本中與“問路”相關的英語知識內容時,因為這方面的英語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十分貼切,所以,英語教學工作者就可以利用教學內容這一特點,設定教學情境,在教室內將走廊設定為馬路,由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讓他們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自由對話。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以外,也要善于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學習成績以及其他突出的特點進行有效地評價,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合理地設置課堂提問環節,并針對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問題,對于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不算太好的學生,教學工作者可以針對其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并在說出答案后,對其進行表揚與鼓勵,以達到增加其自信心的目的;而對于班級中學習能力較強,學習成績又比較好的學生,教學工作者可以設定一些比較有難度又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在學生回答完以后,對其進行表揚,但也要指出他們身上存在的弊端,避免這一部分的學生在教學工作者的肯定中過于變得驕傲自滿。另外,對于問題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學工作者千萬不能對其表露出否定的態度,一定要對這一部分學生采用合理的評價方式,進行積極地評價與正確的引導。這樣一來,就會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氛圍更加輕松、和諧,教學效果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營造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夠為預期的教學效果作有力的鋪墊,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就需要教學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找出其中存在的弊端,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改進與完善,并針對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從而為其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麗娜.英語教學中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淺談[J].都市家教月刊,2016(11):84-85.
[2]陸興蓮.英語教學中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淺談[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4):00259-00259.
[3]周艷霞.淺談英語教學中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J].亞太教育,2016(13):93-93.
作者簡介:
劉祥,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