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暉
摘 要:校外素質拓展活動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想,促使其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學會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想象能力,使其具備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文章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提出校外素質拓展活動開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校外素質拓展活動;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9-09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037-02
一、校外素質拓展活動開展的重要性
(一)促進班級人際關系
校外素質拓展活動的內容非常豐富,學生在活動中真情流露,這就大大縮短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使整個教學活動呈現出緊張、激動及愉快的氛圍,促使學生之間建立融洽和諧的生生關系,彼此之間成為好朋友。同時,學校經常開展校外素質拓展活動,有利于升華學生之間的友誼,促使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從而幫助學生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整個班級形成良好的班級關系。
(二)培養(yǎng)團隊協作精神
校外素質拓展活動最為關鍵的就是團隊協作,所以,在校外素質拓展活動中,學生的情緒將得到全面釋放,這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并對其積極性加以全面激發(fā)。同時,教師需要積極指導學生開展校外素質拓展活動,幫助其建立“戰(zhàn)略取勝”的良好觀念,使其學會傾聽他人、尊重他人、體諒他人,最終構建良好的班級關系。
(三)樹立健康人格特質
我國學生的心理特質主要有社交者、指揮者、協調者、思考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現為社交者過于尋求刺激而無法集中注意力;指揮者比較霸道、缺乏耐性;協調者性格謹慎但欠缺創(chuàng)新能力;思想者是完美主義者。在學校生活學習中,學生各種性格上的缺陷將被放大。面對這一情況,學校可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制定校外素質拓展的活動與任務,使其在困難與挫折中學會道理與知識,逐漸建立健康的人格特質。
(四)提高班級凝聚力
在班級中,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到班級的凝聚力,要想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別人的行為習慣、個性等差異化情況,能夠更加恰當及有效地解決遇到的困難,必須保證學生之間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有的班級的課堂氛圍過于熱情,但是課堂紀律非常差,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轉移注意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校外素質拓展活動的特點是趣味性、可操作性、豐富性,所以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班級具有較強的凝聚力。
二、新課改背景下校外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科學設計校外素質拓展活動
對于校外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教師需要依據現階段學生在學習期間遇到的難題來科學合理地設計具體的校外素質拓展活動,以此來保證這一活動的有效開展,使之能夠更好地滿足新課改的教育要求。若脫離具體情況來設計校外素質拓展活動,將導致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無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嚴重情況下將導致素質拓展活動的效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如在具體班級管理過程中,實際上學生群體中班委的影響力較小,班級欠缺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無法順利完成教師安排的教育教學任務,班級管理制度已無法約束學生的行為,這就導致整個班級管理狀態(tài)十分松散。基于此,在校外素質拓展活動設計中,教師可選擇“鐵架戰(zhàn)車”課程拓展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們在一起動手制作活動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主動與他人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促使整個班級具有良好的團隊素質。“鐵架戰(zhàn)車”課程拓展活動的主要內容為在活動正式開展之前,教師向學生全面講解活動的步驟,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小組成員一起使用指定道具來對履帶進行制作,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對制作速度快且質量較高的小組,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
(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
對于校外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教師需要把學生的意見融入活動設計,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意見建議設計素質拓展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熱情。如教師了解到本班級中大部分學生對CS真人野戰(zhàn)充滿興趣,就可以根據學生這一興趣愛好來開展“CS真人野戰(zhàn)”課程拓展活動,將全部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兩組學生進行比賽。小組成員之間必須團結合作,能夠以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同時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探討和交流戰(zhàn)術戰(zhàn)略,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才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圍
對于校外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教師需要對學生個人發(fā)展狀況進行充分考慮。在中學生的校外素質拓展活動中,教師需要將民俗傳統元素融入其中,以此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圍,這樣做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體會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最終有效地傳播我國民俗文化。如積極開展“踩高蹺”的民俗項目,讓學生掌握這一民間傳統項目的技術,然后大膽地嘗試。這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膽量,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使其具備堅強勇敢、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前三名可獲得相應的獎勵。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學會戰(zhàn)勝自我,積極面對困難,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積極開展校外素質拓展活動。這就需要學校及教師充分認識到校外素質活動開展的重要性。這一活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關系,有利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堅韌不拔的精神,使之逐漸建立健康的人格特質,使班級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基于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身心發(fā)展等情況來對校外素質拓展活動進行優(yōu)化設計,致力于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熱情,促使其在活動過程中養(yǎng)成團結合作、戰(zhàn)勝自我的精神,進而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鄒開煌,林美玉,王 雯.福建省校內外綜合實踐活動整體推進長效運行機制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7):91-96.
[2]王安勝,歐英書.戶外拓展培訓對團隊決策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11(5):516-518.
[3]彭 纓.校外活動中心設計制作類實踐活動的問題及思考[J].基礎教育課程,2019(15):43-47.
[4]王 野.實踐視角下青少年校外活動教育特質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