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
摘 要:幼兒語言成長需要一個歷練的過程,教師把游戲作為訓練載體,將幼兒語言學習與游戲有機結合,可以為幼兒學習語言提供良好契機。教師需要對語言游戲形式設計進行創新探索,抓住精選語言介入時機,優化語言訓練教程,創設適宜語言訓練形式,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整體素養,提高幼兒健康成長指數。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活動;游戲化;提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5-13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103-02
幼兒處于語言發展關鍵期,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訓練,對提升幼兒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幫助。教師要注重以游戲為載體,將語言活動和游戲活動融合到一起,讓幼兒在游戲之中學習語言,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注重語言活動游戲形式的選擇,為幼兒創設適宜語言活動游戲的情境,為幼兒語言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一、精選語言活動游戲形式
精選幼兒語言活動游戲形式,教師需要先做好教學調查,對不同年齡的幼兒的不同語言基礎展開分析,對游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這樣才能做出最佳匹配性設計。
(一)做好教學調查
教學調查包括教情和學情兩個方面。教情調查時,教師需要對幼兒園的教學條件、教材情況、教學理念等因素展開調查,為教學設計提供重要參數。學情調查時,教師需要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語言基礎等內容進行研究,以提升語言游戲設計的契合度。教師不必利用專門時間進行教學調查,平時通過觀察、詢問都可以獲得直接調查信息。
幼兒對游戲有特殊興趣,這是其天性決定的。教師抓住幼兒心理展開角色語言游戲設計,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素養。如中班語言游戲設計,教師為幼兒設計了“我跟媽媽學說話”游戲:先看視頻內容,注意孩子是如何跟媽媽學說話的;然后教師飾演媽媽,幼兒飾演孩子,教師說一句話,幼兒要模仿視頻中小朋友那樣來學說話,看誰說得最好。游戲開始,教師模仿媽媽說話,并指定幼兒來對話,幼兒都能夠按照教師布設展開說話訓練。如媽媽說:“寶貝今天真聽話,我非常高興。”幼兒學話:“小貓今天真聽話,我非常高興。”一個“學說話”小游戲,將幼兒的對話熱情調動起來,說明教師游戲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二)篩選游戲形式
語言游戲形式眾多,教師需要有篩選意識,針對不同群體的幼兒語言學習實際作出合理選擇。語言類游戲大多帶有情節性、角色性,與角色游戲有更多匹配要求,教師要注意創設游戲形式,以成功引導幼兒進入游戲之中,并順利推進語言互動訓練。
教師設計語言游戲時,需要考慮幼兒的接受實際。如中班“我說你畫”游戲:將一張大紙放在兩個小朋友當中,兩個小朋友面對面而坐,大紙中間畫出界線。兩個小朋友輪流發布指令,讓對方在紙上畫出圖形。如“在左邊畫出一只小雞”“在下面畫一個圓圈”等。幼兒一邊操作一邊交流,語言訓練在無形之中展開。幼兒對這樣的互動游戲有參與興趣,語言訓練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這樣的游戲設計具有針對性。
二、創設語言活動游戲環境
創設語言活動游戲情境時,教師要注意對幼兒游戲活動進行科學組織和發動,利用豐富游戲情境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熱情。
(一)豐富游戲情境
幼兒語言游戲種類繁多,教師在游戲開始時需要做好相關宣傳和發動,成功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這是幼兒語言訓練的關鍵。在教學情境設計時,教師需要展開多重考量,以提升游戲誘導性。同時教師要準備語言故事、學習卡片、多媒體等內容,為語言游戲順利啟動提供便利條件。在語言游戲設計時,教師要對游戲過程進行創新展示,讓幼兒對語言游戲充滿向往之情。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引入競賽機制,這樣也可以調動幼兒語言訓練熱情。
幼兒對角色游戲有特殊情結,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生活認知基礎展開設計。如“今天我來當老師”游戲:幾個幼兒一組,輪流來當老師,給大家講課,布設學習任務,組織游戲活動。幼兒聽說要當老師,都顯得特別興奮。游戲活動開始,教師可以深入幼兒群體之中,對幼兒的表現給出個性化指導。幼兒表現得特別積極主動,模仿教師講課時,語氣語調都有變化,這說明幼兒能夠順利進入角色,這樣的語言訓練效果更突出。
(二)注重對話訓練
語言游戲開始了,教師要注意給予更多針對性的指導,特別需要更多關注對話方面的訓練,教師要對幼兒語言互動提出更細致要求,鼓勵幼兒展開個性語言展示。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先為幼兒創設對話的機會,然后再讓其進行創造性互動表達,將聽說有機結合,為幼兒提供更多語言訓練機會。角色游戲呈現情境性,教師需要介入其中,與幼兒一起互動,這對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重要幫助。
在語言游戲操作中,教師為幼兒創設更多語言交互活動,可以給幼兒帶來更多語言感知體驗。如教師和大班幼兒一起玩角色游戲《警察與司機》:交警在街頭指揮交通,經常與司機打交道。交警要求司機要按照交規行駛,或者要求司機接受檢查,這時交警都會對司機說什么話呢?幼兒開始游戲時,教師可以幫助幼兒明確飾演角色,讓幼兒自行設計對話語言。負責飾演交警的幼兒,會模仿交警說話語氣對司機發話,對話正式展開。因為游戲沒有固定臺詞,幼兒在對話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阻礙,游戲呈現斷斷續續的情況。教師不時介入游戲情境,將幼兒帶入特定場景,互動效果顯著。
三、優化語言活動游戲教程
優化幼兒語言活動游戲教程,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對幼兒語言運用形式、語言訓練方法、語言成長效果等因素做全面分析,給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調度。
(一)精選交流內容
語言活動游戲時,教師需要對游戲進行適當調整,注意增加語言交流內容,為幼兒提供更多環境,以提升其語言鍛煉效果。不同年齡段的語言交互基礎存在差異,教師需要對此有更多了解,以給出針對性設計。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語言游戲設計要簡單,對話語言要更簡化,游戲情境需更直觀;中班幼兒語言應用意識增強,但其語言交互能力還比較有限,教師需要對游戲交互內容進行整合處理,為幼兒提供更多思考的機會;大班幼兒語言運用能力大大提升,教師需要對游戲情境做更豐富的設計,讓幼兒針對角色特點展開語言訓練。
(二)簡化操作程序
語言游戲展開后,教師要注意從游戲角度展開考量,盡量簡化操作程序,給幼兒帶來更多自由交互的意識,以增強幼兒語言表達主動性。角色游戲需要幼兒以角色語言進行呈現,我們要對幼兒語言特點有更到位把握,并對角色游戲進行簡化處理,讓幼兒進入角色展開語言交互活動。這可以給幼兒帶來個性認知,因此可知,語言運用需要考慮交互對象、交互環境,還有自身身份特點。
猜謎是幼兒比較喜歡的游戲活動,如果教師能夠給幼兒設置一些有趣的猜謎游戲,一定能夠有效調動幼兒參與的主動性。如大班猜謎語游戲,教師給出謎面:明又明,亮又亮,一團火球掛天上。冬天待的時間段,夏天待的時間長。(打一自然現象)幼兒紛紛給出謎底:“太陽。”教師繼續出示謎面,幼兒迫不及待給出謎底。一個猜謎活動,將幼兒語言訓練推向高潮,這樣的語言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其調度作用也會更為突出。
四、創新語言活動游戲訓練
幼兒語言成長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要對幼兒語言游戲活動進行延伸性設計,讓幼兒在課外也能夠自覺展開語言游戲訓練,以有效塑造語言應用品質。
(一)拓寬游戲域度
幼兒語言游戲訓練設計時,教師需要有拓展意識,對游戲資源進行篩選,對游戲操作環境展開調查,如果有必要,可以發動幼兒家長參與游戲活動,讓家長與幼兒展開多種形式的語言交互活動,這樣可以給幼兒帶來更豐富的語言訓練機會。教師不妨以作業形式,為幼兒設計課外游戲活動,并給出具體的語言交互要求,讓家長給予協助,幫助幼兒順利進入游戲環節。
為幼兒設計一些親子語言游戲活動,其語言訓練效果更值得期待。如中班“我與爸媽換角色”游戲,讓幼兒回家之后,與爸媽玩這個游戲,通過互換角色,不僅能夠創設豐富的語言交互機會,還能夠讓幼兒感受爸媽的艱辛和責任。教師通過網絡交互平臺,與家長取得聯系,對游戲開展情況進行遙控指揮。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實踐,家長再將幼兒的表現及時反饋到教師這里。拓寬游戲訓練域度,能給幼兒提供更豐富語言訓練形式,促進幼兒的語言成長。
(二)升級游戲訓練
創新語言活動游戲訓練,需要教師有改革精神,不僅要從多種信息渠道搜集角色語言游戲資源,還要發揮想象力,自行創設語言交互游戲,為幼兒語言成長提供更多訓練機會。語言訓練需要特定情境,游戲在幼兒語言訓練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注意展開多種創新研究,對教師游戲形式進行升級探索,讓幼兒隨時隨地都有參與語言訓練的機會,這對提升幼兒的語言綜合素質有重要現實意義。
語言游戲形式豐富多彩,教師要注意改進和創新。如大班“超級模仿秀”游戲,本來是讓幼兒模仿他人穿衣、梳頭、洗漱,教師將其改為模仿聲音游戲活動。讓幼兒隨意挑選一個明星,或者身邊的人,模仿其說話的語氣語調。
教師設計幼兒語言活動游戲需要展開創新實踐,不僅要追求形式的新穎,還要賦予幼兒更多語言訓練內涵,在多元互動之中形成語言成長契機。幼兒對游戲有特殊情結,參與語言活動游戲的熱情很高,教師給出積極引導,并與幼兒形成多元互動,幼兒語言鍛煉效果顯著。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成為必然選擇,教師要注意整合游戲資源,將語言活動融入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自然形成語言能力,這無疑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最重要追求。
參考文獻:
[1]賀可可.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游戲化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98.
[2]任麗娟.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游戲化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36.
[3]朱亦男.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游戲化體現探討[J].成才之路,2017(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