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婉馨(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由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對于會計專業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多高職院校正是看中了就業導向這一點,導致會計辦學的規模越來越大。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幾乎是必然存在的專業,而且招生人數逐年擴增,但是其辦學質量卻有待考察。一些學校在進行辦學時只是因為與某些企業有就業關系,而且辦學的重點基本上也是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因此造成辦學盲目擴張的情況越來越多。
在進行會計人才培養中確立準確而全面的培養目標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高職院校恰恰在這一點上定位非常模糊,進而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也出現混亂。在很多的高職院校課程設置中過分的去強調會計專業知識和對應的專業技能,而對于學生的素質與能力的考察則遠遠沒有達到要求,這樣很難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合格會計人才。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需要其專業性,還要畢業生有比較好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迎合企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會計課程體系設計時多會出現重復的現象,學生在上會計課時,時常會因為課程重復繁重而感覺到乏味。而且很多時候會計專業課占據的比重是非常高的,實踐課程較少,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在課程設計時對于育人方面的內容涉獵也比較少,導致學生綜合專業素質得不到提高。
對于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而言教師無疑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專業的教學水平幾乎可以說是由師資水平決定的,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水平有高有低。一些以會計專業見長的學校對于會計專業的師資力量自然是很強的,很多教師在會計專業上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而一些學校本身對會計專業的重視程度就不強,基本上不會引進高質量的教師資源,這會導致其學校的會計專業教育水平較差,學生得不到好的知識傳授當然很難立足于社會之中。
在高職院校進行會計專業擴張的同時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可以面向學生就業崗位工作和學生可持續全面發展需求,構建更加符合職業教育特征的項目課程體系和能力培養體系。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要注重素質與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主要目標還是要面向社會職業化道路,因此在培養學生時要注意活學活用,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以完全的人格為培養目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升華理論,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會計的專業性。在高職院校培養會計專業學生時需要讓學生能夠將學習與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接軌,在培養學生方面要更加注重職業發展的綜合競爭力和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要對會計專業知識的不斷更新有比較強的嗅覺,如今時代會計專業知識更新很快,社會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逐漸在變的。比如目前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很多會計專業人才都需要對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有所了解,因此在制定相關培養目標時就要做到與時俱進,緊隨時代步伐,確保培養目標的前瞻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就業時有就業優勢,才能適應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格健全、專業能力優秀的會計人才緊缺,高職院校應該從此方面入手,培養綜合素質性會計人才。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課程設置時,應盡量減少重復課程的設計,使課程體系更加精簡。高職院校對某些課程重復設計可能考慮的是要夯實學生們的某些課程的基礎,但是很多時候適得其反,學生會因為對此課程的厭煩而導致了課程接受程度并不好。在理論課程內容基礎上,增加實踐性較強的實務課程,讓學生通過實務課程來增加對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會計專業是一門對實踐要求非常高的專業,這個專業的學生僅僅學習理論知識是很難在社會上發揮作用的,因此增加學生的實際操作課程勢在必行。與此同時,會計專業有其特殊性,對于從業人員的道德品質要求也會相對比較高,因此在課程優化的同時還應該增設育人方面的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將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事會計專業的學生僅僅有專業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比較好的道德品質,就業后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對企業、對社會有用的會計專業人才,因此對學生進行育人教育是高職學校必須要做的。
在教師進行會計專業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采用全人格教學法。在采用傳統會計教學法教學時,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通常會感覺到枯燥乏味。很多會計教師在授課時都會感到學生昏昏沉沉,學習積極性不高,會計專業的特性會增加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而在全人格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只是引導者和組織者。全人格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學生在團隊中合作完成各個學習項目中的任務,在學習情境中提升職業能力和素質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驅動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讓學生更加勝任未來的職業崗位。學生不斷通過自己親身實踐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所學內容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種理解單單靠教師在講臺前面講授是遠遠達不到的,因此全人格教學法很適合高職院校應用于會計專業的教學。
會計專業知識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進行專業性的繼續教育,只有教師真正的與先進的會計專業知識接軌,學生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師資不僅僅只可以在專業的教師之中進行選擇,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一些企業中優秀的高管擔當學生的指導老師,這些老師可以教給學生豐富的實踐經驗,也給學生帶來真實的專業課程,這些恰恰是目前高端會計人才所需要的。而且在這些老師還可以與學生交流有關就業以及職業發展的相關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討論對高職學生而言是非常有用的。會計專業知識的更新勢必會帶來專業性的改變,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利用自己的所學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學校應該從職業化的角度增加教師的相關專業培訓,使得教師對會計專業的新知識有比較深刻的認識,這樣才能使得教師所學知識應用到課堂之上,進而傳授給學生們,為學生進入社會奠定基礎。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提高高職院校會計教育質量,改進高職院校會計教育勢在必行。無論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應該有所改善,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使得高職院校會計教育改革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