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蕾
摘要:為了適應當前高素質要求的發展,學生必須從小培養以核心素質為基礎的品格與能力。語文學科教學是以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及綜合素質為主要目的的學科,特別是整體深閱讀的培養。以高中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高中階段整體閱讀的基本現狀,闡述高中整體深閱讀的重要意義,探討核心素養下高中整體閱讀實施的具體策略,為培養學生們的閱讀習慣,提升文學案養及后續的語文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標;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學生終身受益。新課標視角下的高中生整本書閱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養成整本書書深閱讀的習慣、形成良好品質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推動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主要動力。整本書的深閱讀,其涵蓋的語言知識廣、情感表達豐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自主地感受到整本書深閱讀帶來美的享受,是學生提升審美能力的關鍵因素。
一、高中生整本書閱讀的基本現狀
整本書深閱讀是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育核心素質化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中生整本書深閱讀習慣的養成及促進高中生健康心理的發展,是當前教育教學所必須的,但是,目前我國的高中生發展還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問題[1]。
(一)學生方面,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
通過對高中生深閱讀情況的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很喜歡讀書,也愿意加入閱讀行列中。然而大多數學生的閱讀書籍內容選材隨意、涉及面窄。整本書的閱讀篇幅較長,高中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加之缺乏系統的閱讀習慣,所以大部分學生很難堅持將整本書讀完,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常處于低水平、低效率、不穩定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影響核心素養下高中生深閱讀的關鍵因素。
(二)教師方面缺乏經驗
大部分高中院校的建校相對時間較短,師資力量雖然很強大,但教師普遍存在年齡偏小、教學經驗不足等問題,是當前影響核心素養下高中生整本書深閱讀習慣養成的又一因素[2]。
(三)缺乏對整本書深閱讀的重視
由于整本書閱讀的篇幅長,在閱讀整本書時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文化課成績的提升是任課教師及家長更為看中的,而整本書深閱讀卻在試卷中沒有涉及,只是在逐漸積累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大多數家長、老師及學生都對整本書閱讀缺乏重視。
二、整本書深閱讀的指導實施策略
(一)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
在整本書深閱讀的實踐過程中,可多舉辦豐富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例如:可以在課后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活動,像《平凡的世界》整本書閱讀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平凡與偉大”為主題的班級活動;或者可以組織學生對閱讀內容中喜歡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整本書閱讀的記憶;另外,還可以組織課外的閱讀活動,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養成整本書深閱讀的良好習慣,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3]。
(二)從學生自身情況出發
教師在教學知識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給學生推薦適合的閱讀內容,同時可根據學生的閱讀速度與閱讀能力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閱讀內容。例如速度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可以指導他們先讀篇幅短、通俗易懂的書籍,然后逐步增加閱讀篇幅的長度及閱讀的難度,培養閱讀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還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書籍創作的時代背景、歷史故事、中心思想等,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整本書的自主閱讀。
(三)制定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提高高中生整本書深閱讀的閱讀效果,教師在授課時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并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師在整本書閱讀之前可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將要閱讀書籍的作者是在什么時代背景下所寫作的這本書,傳遞的情感是什么,表達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找到問題的具體答案,最終達到更好的整本書深閱讀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學案養。同時在教學方法的變化與選擇上也能促進教師對整本書深閱讀的認識、指導及科教的整體實力,為學生的終身閱讀行為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整本書深閱讀,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養成更好的閱讀習憤,同時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教師應該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把握好深閱讀的教學理念,選擇好適合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好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方,李施雅,王韻芝.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策略探究:以《李爾王》為例[J].名作欣賞,2019(26):7-8.
[2]余春梅.基于整本書閱讀的高中語文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9):168-169.
[3]李佩芬.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76.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