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彥洲
摘要: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使用的一種重要手段,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在新時期,需要重點保證提問的有效性。基于此,以初中生物學科為切入點,強調了新時期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創設教學情境、結合教學重難點設置問題、設置生活化問題這些有效提問的具體策略,為相關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生物;有效提問
生物學科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學對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初中生物課教學的提問模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初中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以此保證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一、新時期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重要性分析
在新時期,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置有效提問就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對于提問來說,其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有效拓展,引導其展開自主探究學習。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應用能夠促使教學質量顯著增強,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1]。依托有效提問,課堂氛圍更為輕松開放,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程度加深,能更好地完成相關知識點的理解。總體而言,有效提問在生物課堂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在新時期,將其引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極為必要。
二、新時期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提問的具體策略探究
(一)創設教學情境
問題能夠起到引出后續教學的作用,基于此,相關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起始階段創設教學情境,并引入問題,以此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積極性,保證后續探究學習效果。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的教學前,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包含多種動物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完成播放后,教師可以提出“在剛剛播放的視頻中出現了多少種動物?這些動物都是什么?”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觀察與思考結果進行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再次播放視頻驗證學生的答案。最后,教師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包含著豐富多樣的生物,種類繁多,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富的動物王國,探尋它們生存的秘密”類似的引導語,導出后續的課堂教學。通過情境設置與問題相結合,能夠迅速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展開思考,并為后續教學做出良好鋪墊。
(二)結合教學重難點設置問題
在進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問題設置中,教師必須要明確所有的問題均為教學內容服務,換言之,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問題,以此保證問題的有效性。基于這樣的要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重難點提出問題,突出教學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展開思考[2]。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重點,即“培養學生判別先天性行為與后天學習行為的能力”,并以此為基礎設置問題。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小鳥喂食”“黑猩猩摘香蕉”“蜘蛛結網”“新生兒喝奶”等行為的圖片或短視頻,并提出“在這些行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后天學習行為?”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后完成回答。同時,教師還可以提出“你知道還有哪些先天性行為/后天學習行為?”的問題,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展開回答。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理解與認知,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三)設置生活化問題
對于初中生來說,其生活閱歷、經驗等相對淺薄,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保證問題與生活之間具有緊密聯系。換言之,就是設置生活化問題。利用生活化問題,不僅能夠調動學生高質量思考,還可以促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科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推動核心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生活中的哪些行為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如何做才能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等類似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后進行回答。在此過程中,也可以使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結合自己、小組成員對問題的思考形成環境保護方案,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另外,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中,還要重點依托學生認知展開提問,保證初中生能夠在思考后順利作答,避免學生喪失問題回答以及生物學習的自信心,確保問題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將有效提問引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結合教學重難點設置問題、設置生活化問題,保證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迅速吸引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了學生探究與學習的興趣,提升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參考文獻:
[1]郭長有.關于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94.
[2]馬志有.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提問策略[A].教師教育論壇(第三輯)[C],201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