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朱文巖
摘 要: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思想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面對新要求,高校輔導員需要提升個人能力,創新育人理念。
關鍵詞:輔導員;育人能力;提升
2017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輔導員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們的育人能力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黨的十九大強調了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性,必須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現階段,面對我國經濟發展狀況越來越好,科學技術不斷突破創新,文化愈加多元化發展的現狀,社會思潮更新換代加速,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極易產生影響。與其他時期的學生相比,現在的大學生自我觀點形成期縮短、自主意識變強、個體差異明顯,追求獨立的意識也更加凸顯。這對新時期大學生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須主動擔負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同時高校輔導員還肩負著學生管理的重任。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通過不斷完善學生管理工作提升育人能力,從思想上、從根上做好學生工作,才能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最終實現育人目標。
一、高校輔導員育人能力的新要求
教育部發布的第43令,進一步明確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同時,教育部黨組頒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細致的說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內容、載體、路徑和方法。具體提出了應該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機制,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為高校輔導員在育人方面的工作明確了方向。面對《綱要》提出的新要求,作為高校的輔導員要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聚焦學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二、高校輔導員育人方面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教育重點包括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的能力的培養。作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育人目標不僅是對學生進行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還需加強對學生的職業以及就業方面的指導,讓學生在校的三年時間做好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
但是目前高校的輔導員育人能力面臨了許多現實問題:
1.高校輔導員的角色錯位
在理論上,高校輔導員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大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引導大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觀念。因此高校輔導員不僅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還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能以人格平等的方式與學生聊天談心,真正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學生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 凡是與學生相關之事, 必然牽動輔導員,輔導員大部分時間被瑣事纏身,不自覺的變成了“保姆、辦事員、勤雜工或消防隊員” 等角色。長此以往,輔導員工作熱情大大降低,工作方向日漸迷失, 工作失去主動性,輔導員工作愈加盲目、被動、隨意。面對這種形式,輔導員極易懷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輔導員的角色因此產生錯位,影響與學生的關系,長此下去,造成輔導員管理理念松懈,尤其是長期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會出現職業倦怠,育人效果難以保證。
2.高校輔導員的培訓有待加強
高校輔導員崗位涉及思政教育、黨團建設、學生資助、法律法規、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等很多專業領域的知識,而這些專業領域的知識內容龐雜,現實中很多輔導員缺乏此類專業背景。同時,在這個信息爆炸、知識更新換代加速、科學技術突破創新的時代,高校輔導員的知識更新速度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為更好完成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管理工作,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更加精準的方式和更加專業的工作技巧培養和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思想上有需要時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需要持續并加強對輔導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應該更偏向專業方面的培訓。但輔導員常常忙于事務性的工作,有的還需要依靠工作經驗完成,往往沒有時間進行知識的更新。有的輔導員工作時間短,經驗欠缺,即使通過網絡學習,獲得的更多的是碎片化的知識。
3.育人模式需要創新
雖然現在的網絡工具很發達,但高校輔導員的育人工作更多的是直接與學生打交道。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更多的是下達通知等,作為育人方面溝通利用得還不夠充分。一方面是因為在工作中時間不夠充足,往往只能在學生沒課的時間溝通。另一方面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更多的是面對面的解決問題,因為這樣的效果更好。使用網絡溝通時,會占用輔導員更多業余的時間,對輔導員的精力也是很大的挑戰。因此,需要創新育人模式,以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三、高校輔導員提升育人能力的對策
1.高校要重視輔導員工作,建立健全相關的長效機制。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基礎類工作之一,高校輔導員育人能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應建立健全保障的長效機制,確保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有顯著的提升。要高度重視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管理機制,要把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融入到新時代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大環境中通盤考慮、系統推進,建立健全一體化的動態管理機制。針對新時代文化多元化、信息裂變、新媒體崛起的新情況新變化,改變以前相對封閉、保守、單一的職業能力提升的機制,積極改革創新,拓寬視野,樹立一體化的工作理念,弘揚協同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優化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政策指導和相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實際和特點的審批嚴格的輔導員準入機制、科學的輔導員選聘機制和職務晉升機制,全面構建宏觀視野指導下的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大格局。制度的保障在育人能力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需要高校在制定相關規定、制度時,要做到與時俱進,可操作性強,以便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執行。
2.為高校輔導員提供培訓的機會,讓更多的人受益
加強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的機制建設,將輔導員培訓納入學校總體師資建設和干部培養規劃中,建立一體化的輔導員培養模式,涵蓋包括崗前培訓、崗位培訓、業務進修和實踐培訓等多個階段的體系,做到培訓全程類別清晰、渠道多樣、不拘形式、實效顯著。具體言之,首先,傳統培訓和現代培訓要兼顧,不拘泥于專家講授、分析案例、小組探討等傳統方式,更應納入網絡平臺、素質拓展、輔導員工作室、專題訓練營、模擬演練、輔導員沙龍等現代方式,將傳統培訓與現代培訓緊密結合。
3. 引入新理念利用新技術,創新輔導員育人模式。
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以“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為指導,充分利用好網絡、新媒體等傳播手段,對學生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掌控。打造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的方法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模式。首先牢牢抓住網絡這塊主陣地,通過與學生進行網絡交流,隨時關注學生的空間信息,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的放矢的開展思想教育。其次,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學生家長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高校輔導員應該經常與家長聯系,通過電話、網絡等多種平臺溝通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可以說,家長在對學生思想教育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宋詩一 論社會轉型期輔導員育人能力的提升 ?師資隊伍建設(2017)
[3]李華瓊 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思考 長沙大學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