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愛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越發突顯,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通過體育教學能有效的鍛煉學生的體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教學的重點,基于此,本文就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引言:
素質教育改革在小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推動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變革,人們愈發的重視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尤其是身體素質的培養,體育學科在小學教學中的比重逐漸上升。但受到傳統的教育理念影響,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師生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教學關系,體育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鑒于此,教師應當及時的轉變教育理念,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體育活動中,構建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從而增強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現狀
1、體育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氛圍枯燥
盡管新課程改革在小學教學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基本的熱身活動還是跑步、球類訓練,教學方式都缺少創新和改革,體育課堂教學的氛圍十分枯燥。
2、學生個體化差異被忽視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都存在差異,并且男生與女生之間也存在的差異,但教師往往對個體差異視而不見,對所有的學生都采取同樣的體育教學,導致部分學生不能適應教師的教學,但又不敢對教師進行表達,久而久之失去對體育的興趣[1]。同時,教師偏愛學優生,忽視了學困生的態度和請求,限制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
3、教學目標不明確
體育教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必修課,能有效的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盡管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有所提升,但大多數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忽視了體育教學的意義,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進行授課,忽略了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二、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改進對策
1、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作為小學體育教學關系中的教學主體,其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狀況,所以教師需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順應素質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對學生做出全面的調查和了解,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做好充分的調查工作,據此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學方案和計劃,并合理的運用教學用語保護學生的學習自尊心和自信心[2]。例如:在1000米越野跑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并全程陪同學生進行訓練,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避免出現運動損傷。
2、豐富教學內容,激發體育興趣
小學生活潑開朗,好奇心強,小學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科學性,不僅要符合小學生的身體條件,還要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這樣才能夠得到小學生的認可,從而幫助小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同時,體育教師要善于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策略,注重激發小學生的體育興趣[3]。比如在教小學生50米快速跑的時候,我先示范了標準動作,讓小學生仔細觀看,確保小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然后帶領學生進行熱身訓練,發展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同時,把小學生愛玩的“石頭剪子布”游戲融入到教學中,把小學生分成小組,每組派出一人進行“石頭剪子布”,獲勝的小組先進行50米跑,最后由體育教師進行評價和糾正,從而使小學體育教學更加生活化。
3、加強課外活動教學的力度
體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關鍵在于讓小學生能夠加強課外練習,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體育技能。單純地依靠課堂教學的有限的時間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很難提高小學生的體育能力,當前很多小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開始注重加強第二課堂的建設,不僅要在課堂上加強對小學生的正確引導,還應該要在課外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練習[4]。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小學生的實踐教育,加強課外活動教學,讓小學生在課后可以進行全面的練習。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多媒體設備、現代傳媒技術等,加強對各種體育教學資源的應用,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體育能力。比如在課后舉行一些體育比賽,使得小學生的對體育知識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對體育的認識,從而真正參與到相應的練習中,而且能夠加強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的體育水平。為了為小學生在課外學習提供更多的資源,在信息時代應該要加強對新媒體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強小學領導對各種新媒體設備、新媒體技術等方面的投入,使得小學可以配備各種新媒體資源,從而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與利用。
4、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能幫助學生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能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對學生及時做出正確的評價。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贊揚,禁止出現責罵、體罰等現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從而使學生能更好的彌補不足,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的進行改進。而且,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身體的發展,還要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培養學生建立人際關系的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進而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育是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養的關鍵,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必須要加強對小學生的體育技能的培訓,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孫茂昌.探析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121
[2] 曹寶平.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05):33
[3] 黃謀榮.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98
[4] 張平.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7(0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