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霞 李文博
[摘 要] 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有利于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實現創業教育的目標,是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載體。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創業型師資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仍需通過加強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改革、完善創業型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等途徑完善創新創業課程建設。
[關鍵詞] 應用型;創新創業;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01-0060-03
加強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促進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有利于促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有利于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和水平。教育部2010 年提出“把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2012年4月,教育部頒發《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各高校支持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開發創新創業類課程,制訂高校創新創業教學基本要求;同年8月,教育部頒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指出“將創業教育教學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并首次系統提出我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并頒發了標準化的《“創業基礎”教學大綱試行》,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作為浙江省應用型試點建設院校,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圍繞應用型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強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創新創業重視程度不高、課程體系不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度不高等問題。加強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有利于提高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就業質量,有利于加速創業型獨立學院建設步伐,有利于實現應用型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一 應用型本科院校加強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有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教授學生創業知識,鍛煉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創業教育強調應用能力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應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創新創業課程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載體,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為了培養和強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技能和態度等而組織的一系列有內在聯系和安排程序的教育活動,包含了創業教育的各個方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p>
(二)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有利于實現創業教育的目標
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障。要實現對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全面系統地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基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將實施載體落實在專業的每一門具體課程上, 將課程教育與實驗實踐環節相融合, 并與專業競賽和科研創新訓練相對接。
(三)加強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包含的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等,通識教育融合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各方面知識,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專業教育提升學生的專業核心競爭力。通識教育和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加深學生知識本領的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
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一種素質教育,其基本內涵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有利于讓學生在掌握創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創業意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積極投身創業實踐,緩解就業壓力的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 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現狀
2002年4月,教育部確定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9所高校作為“創業教育”改革試點院校,拉開了我國創業教育的序幕。自此以后,國務院、教育部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多次發文,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創業教育的發展。各高校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開設了各類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顯著。但總體來看,創新創業課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不健全
雖然教育部早已頒布文件加強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設立創業基礎必修課等,但很多高校未把創業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僅僅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就業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的某一章節,或僅僅開設了幾門選修課,或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學科競賽,或只在管理類相關專業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覆蓋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仍未形成。課程設置缺乏完善性和系統性,未在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等模塊都設置創新創業課程,未在必修課、選修課方面都設置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方面,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激發,且授課方式陳舊,沒有很好地利用互動式教學、情景模擬、典型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校本化的創新創業精品課程較少,大多依靠網絡平臺,沒有有效實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對學生的影響不大。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未能有效結合
很多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割裂開來,沒有有效地結合起來,認為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無關,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到重要意義。事實證明,很多成功的創業項目都是來源于專業,尤其現在創業比較成功的互聯網+行業。還有些高校認為只有經管類相關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才比較容易成功,對其他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沒有重視起來。
(三)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比較薄弱
很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未能正常開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缺乏一支完善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目前的師資主要從管理類課程師資而來,部分來自學工、團委等工作線的老師,兼職導師數量也較少,遠遠不能達到應有的師資隊伍要求。
創新創業教學教研室大部分高校仍未建立。沒有教研室,沒有一支好的教學團隊,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很難展開,也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相關的培訓,但不夠系統化,再加上沒有集中在一起進行課程教學研討,培訓效果也不能得到有效體現。
三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有效探索
我院圍繞應用型創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堅持以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對創新創業人才素質的需求為導向,整合校內外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依托學科專業優勢,全面系統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集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創新創業孵化項目為一體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一)培養方案中設置了完備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學院以“平臺+模塊”為基本框架,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面向全體學生,構建以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科專業核心能力提升、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通識課程(創業基礎2學分+選修課程2學分)+創新創業教育專業課程(1門結合專業特點的創新創業課程2學分+1門結合專業特點的校企開發課程2學分+個性發展課程創業實訓8學分)+素質拓展4學分(創業實踐、科技創新創業項目、學科競賽等均可認定)。同時引進爾雅、智慧樹等在線開放課程,開設了大學生創業基礎和創新創業領導力等課程,彌補現有課程的不足。部門專業開設了結合專業特點的多門創新創業課程,例如電子商務專業開設了電子商務創新創業訓練基礎等課程,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創業率的提高。
(二)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逐步健全
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突出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實踐教學以實驗、實習、實訓等第一課堂為核心,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科技競賽、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為輔助,構建全方位的實踐教學體系,助推應用型創業人才培養。
加強了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校內成立經管跨專業綜合實訓中心等,校外建立了一系列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服務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申報各級各類科技創新項目、科技競賽,并做好服務、指導工作。開設創業一條街、創新創業工作室等,配備創業導師,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開展創業模擬和創業技能培訓,開展全球模擬公司8+X創新創業培訓、娃哈哈營銷大賽等代表性的創業教育實踐品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創業的實戰環節。
(三)創業型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為進一步提升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指導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應用型創業人才培養步伐,學院出臺了《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創業導師管理辦法(試行)》,對創業導師的條件、類別以及培養培訓都有明確說明,同時將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主要內容,作為業績考核、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按照“以自有專職教師為主、本部兼職教師為輔、引進企業創業導師”培育創業型師資隊伍的工作思路,完善和創新師資管理體制機制,強化創業型師資培養。組織教師參加了浙江省創業導師培育工程、EET、8+X模擬公司等各種創業培訓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學和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
四 主要啟示
建設創新創業課程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載體,包含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教學等諸多方面。雖然我院在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師資短缺、創業教育研究薄弱、學生創新創業效果不佳(創新創業競賽成績不佳、學生創業率不高)、課程資源不充足等問題。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需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挑戰自我、承受挫折、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筆者在與很多學生溝通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創業失敗都因為自己不能堅持而放棄,我們在向學生傳授創業知識、理念的同時,更要注意學生創業意志的培養。完善課程體系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強課程教學,成立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研討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鼓勵老師積極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改革,引進網絡課程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線上和線下的結合,防止“刷學時”等現象的產生。借助網絡課程開展SPOC教學,有利于線上線下的互動。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美國百森商學院的做法非常值得推薦,學生親自參與創業實踐,效果非常明顯。開設仿真實訓課程,使學生模擬體驗創新創業過程。加強校內外創業導師的培訓,無論從科技競賽、科技創新項目還是創業實踐等方面,都要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很多的時候即使學生有想法,因無人指導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項目。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尤其注重學生創業實踐的指導,才能有助于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提高學院學生創業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4.html.
[2]孫惠敏.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6.
[3]徐雁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 2016(23).
[4]趙峰.關于構建高效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思考[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1(12).
[5]李家華,盧旭東 .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 教育,2010(12).
[6]黃英杰.中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哲學之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
[7]劉衛東,雷軼.基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8).
[8]孫海瑞.論理工科大學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整合[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