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摔跤是一項競爭性和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運動,需要運動員掌握連接技術,提高比賽實力。目前,國際式摔跤運動員在掌握連接技術方面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利于提高運動員的水平。對此,本文基于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優化訓練措施,望為研究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式摔跤;連接技術;影響因素;訓練措施
中圖分類號:G40-013.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4-0065-02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際式摔跤呈現出全新的發展趨勢,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即頑強勇猛、全面連貫及快速主動等。尤其是全面連貫的特點體現了國際式摔跤連接技術的重要性,因而需要從多方面強化國際式摔跤的連接技術訓練,提高摔跤運動員的水平。
一、國際式摔跤連接技術的影響因素
1.技術方面因素
國際式摔跤連接技術復雜且繁多,自身結構也相對復雜,需要運動員掌握的連接技術動作也較多,運用到賽場上,則有利于提高運動員進攻和反攻能力。毫無疑問,運動員掌握的動作技術質量與其比賽表現有著緊密聯系。如果運動員掌握的動作技術有所欠缺,必然影響連接技術效果,因而需要強化運動員的技術掌握。
2.心理層面因素
相關研究指出,大部分摔跤運動員因沒有正確且充分認識運動損傷,往往會在生理疼痛因素的作用下產生心理恐慌。當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后,其心理往往缺乏穩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否認身體有傷。由于運動員沒有充分認識到損傷情況,在初期發生損傷后,但身體還能繼續參與運動,因而否認自身有傷。二是心理憤怒。明確自身已受傷后,因生理疼痛而產生自責情緒,糾結自身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三是痛苦。當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后,其身體不僅會產生痛感,心理上也因無法繼續參與體育運動而感到孤獨,進而產生失望、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如果忽略對運動員健全心理素質的培養,運動員將難以調整自身情緒,不利于保持良好的比賽狀態。與此同時,心理層面因素還表現在不適應競賽和訓練場地條件上。運動員本身在心理方面存在不適,進而延續到比賽當中,此時運動員因薄弱的意志而影響摔跤連接技術的發揮。
3.身體素質影響
毫無疑問,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對國際式摔跤連接技術的發揮有著重要作用。相關研究指出,摔跤運動員如果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和體能,那么掌握復雜技術動作的能力就相對較強,在比賽中就能發揮出較高的水平。我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國外運動員相比,受多種因素影響,存在顯著的差異。摔跤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運動項目,運動員只有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在賽場中準確發揮技術動作水平,并取得勝利。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摔跤教練要提高摔跤運動員的機能水平和身體素質,使其高效掌握和發揮摔跤連接技術。
二、加強國際式摔跤連接技術訓練措施
1.優化摔跤連接技術
摔跤教練應從多方面優化摔跤連接技術,首先要培養運動員的連接技術意識。在日常訓練中,摔跤教練應從增高意識層面優化連接技術,促使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能正確認識到連接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運動員具備較強的戰術意識,那么在比賽中,就會巧妙地應用技術和自身體能,掌握主動權。其次,在日常訓練中提高連接技術。力量是摔跤項目的基礎,耐力則是運動員運用技術的保障。摔跤作為一項技術和力量較量的對抗性運動,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強的基礎訓練實力,如此才能掌握復雜的連接技術動作。除了基礎動作,還包括跪撐、站立、轉移等多種攻防技術。運動員在實際訓練中,要掌握近20種技術并將其連接,形成以技術為主、其他技術為輔的連接技術,提高比賽實力[1]。
2.重視心理素質訓練
摔跤教練須定期針對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情況開展運動損傷心理預防教育,幫助運動員正確且充分認識運動損傷,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存在認知錯誤的情況。與此同時,摔跤教練須引導運動員了解參與摔跤運動項目的價值以及在運動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使運動員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并重視運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損傷。此外,摔跤教練要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運動員講解摔跤運動技巧,使運動員明確運動隱患以及訓練中可能發生的損傷。必要時,摔跤教練還須開展抗挫折教育,使運動員以堅強的心態面對運動損傷,積極配合和參與康復治療,提高康復治療效果。摔跤教練須適當增加技能訓練,增強運動員的靈活能力。開展該項教育時,摔跤教練須對運動員開展技巧性教學,使運動員能及時解決突發的運動問題,提升身體靈活度,培養自我保護能力。
相關研究指出,摔跤比賽激烈程度會因運動員之間的相近水平而增加,尤其是對抗雙方在戰術、技術、身體素質等方面都旗鼓相當,此時成敗的關鍵就在于運動員的心理因素。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摔跤教練除了要開展運動損傷心理預防教育,還要開展自我暗示和放松訓練,通過多種方式調節運動員的自身情緒、注意力和意志力等心理活動。因為國際式摔跤對抗賽十分激烈,運動員在激烈的運動時間中會大量消耗能量,降低體能,再加上激烈的對抗比賽須高度集中注意力,無疑增加運動員的身心負荷。此時,運動員不可避免會產生強烈的疲憊感,連接技術動作也在此過程中容易出現變樣走形的情況,導致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實力。因而,摔跤教練可為運動員提供實戰機會,日常鍛煉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它不僅能增加運動員的比賽經驗,還能幫助運動員克服緊張情緒,以良好的狀態投入比賽。
3.加強體能素質訓練
力量訓練是摔跤運動員體能素質訓練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此體能訓練中添加力量素質訓練,可充分提高摔跤訓練的整體質量,一定程度還能增強運動員的專項素質能力,使訓練和比賽合二為一。為了改變傳統力量訓練的單一、枯燥性,教練員可在訓練中引入體育游戲,加強運動員的內在力量訓練,通過移動、防守、進攻等不同形式,培養運動員的力量,促使運動員在運用進攻技術時能借助正確的力量展現攻擊行為。在此過程中,運動員要將自身力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尤其在防守中要將進攻力量和自身力量相平衡,如果進攻力量失去平衡,必然會使自身處于被動狀態;同時在移動中要保證腳步距離和力量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在力量素質訓練中,應用如爬繩和攀天梯等體育游戲,則有利于開發運動員的潛在力量素質,尤其能較好地鍛煉運動員的上肢力量,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處于領先位置。摔跤運動員每周有4天參與力量訓練,包括挺舉、高翻、提鈴等各種奧林匹克舉重動作,針對運動員腹部和背部肌肉開展抗阻力訓練。例如,運動員兩手前平舉蹲起,可有效鍛煉臀中肌、腹直肌、股二頭肌、臀大肌。具體訓練方法為:運動員兩手前平舉,保持身體穩定后慢慢下蹲,手臂、大腿與地面保持平行,臀大肌和股四頭肌齊發力站起,要求運動員下蹲時關節不能超過腳尖。
結語
總之,國際式摔跤連接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受該運動項目特點的影響,它更為重視運動員連接技術的掌握程度。對此,摔跤教練要從運動項目技術、運動員心理素質及體能素質訓練等方面進行優化,提高運動員摔跤連接技術的水平。
[參考文獻]
阿拉騰烏拉.對國際式摔跤常用訓練方法的研究[J].好家長,2017(29):236.
作者簡介:謝榮利(1972.7—),男,云南大理人,本科學歷,一級教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