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明 張智偉 王灼高
【摘要】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對于培養大學生的生命安全行為方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由教育、科學和實踐三方面構成。影響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的因素主要有不完善的思想教育、不足的自我修養和不良的社會環境。為此,文章提出了提高思想認識、完善自我和營造氛圍等對策,以促進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生命安全認知;大學生;影響因素
一、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及其構成
(一)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概述
所有威脅生命的事情都需要警惕,生活中有很多顯而易見的生命安全威脅,還有很多潛在的生命安全威脅。在學校中,安全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毒品預防教育、環保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都需要引起重視[1]。隨著社會的進步,有很多問題不斷顯現,如新的社會問題、家庭問題和個人問題,特別是安全問題。人身安全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家庭的幸福。人類生存發展中,生命安全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生命的安全不僅僅是躲避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暴力傷害、傷病危害,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變化,心理承受問題、打擊、刺激、壓力的能力。每年在學校中都有因為學業問題、語言傷害而導致自殺的事件,這些心理問題是現在文明社會背景下大學生面臨的嚴峻考驗。學生是社會和國家未來的希望,對其進行正確引導與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二)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構成
生命安全認知是人們對生命安全的根本看法,即對生命存在的理解和對生命完整的理解。生命的存在不僅是要活著,更要有價值地生存,而生命的完整就是要實現自然生命和價值生命的和諧統一。從當前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對生命安全認知的闡釋來看,雖然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總體來說主要由教育、科學和實踐三方面構成。
首先,教育是培養學生的有效活動,是傳遞人類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為人的未來生活做準備的過程[2]。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知識的渴望越來越強,教師和學生都想利用好課堂時間,傳授和習得更多的專業知識,卻忽略了在教學中有很多的安全問題,也忽略了引導學生怎樣做人。發現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教育是滿足人類這一需要的最有效途徑,因為教育能夠將千百年來人們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在有限的時間里傳授給人們,提高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效率,從而使有限的生命獲得極大擴展[2]。
其次,人類不斷發展,生命具有不可預測性,能夠實現生命的價值,人們需要在后天不斷地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科學知識也是人們智慧的結晶。運用科學的知識體系,人們對生命的安全認識會更加全面,生命的科學性反映知識結構的相互融合互補。
再次,實踐是理論的來源,是理論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理論的最終目的,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們通過實踐不斷地完善自我認知,自我認知的提高對周邊的環境和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教育能夠更好地傳遞知識,教育是接受知識最快、最科學的,也是收益最多的。
二、影響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的因素
(一)不完善的思想教育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學生都經歷過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類安全教育的知識培育。但在交友教學過程中,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并不突出,這是因為在安全教育過程中,并沒有明確責任在安全教育中的地位[3]。人的責任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安全感,所有的一切都需建立在人的責任基礎之上。然而,學校更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關注學生的就業率,沒有更多地強調安全是人的責任。一個人的責任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責任感的建立才是整個健全人格建立的基礎。健全的人格培養是社會培養的重要部分,如果只重視能力的培養,忽略責任的培養,后果不堪設想。震驚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復旦投毒事件和北大弒母案等,這些都發生在當今的校園。建立健全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的生命中會經歷各樣的困難和心理壓力,這些困難并不是讓我們忽略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只有生活在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中才是對我們最好的保護,才是真正的自由。
(二)不足的自我修養
一個人的品質和修養是他未來工作的重要基石?,F在更多的聲音是主張自信、自主、獨立等性格,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顯著。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加大,從進入大學開始,學生就開始準備各種考試,每天有應付不完的考試、拿不完的證書,以便在找工作的時候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然而,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就是自我的修養。證書只能說明你的成績很優秀,你擁有足夠的智商,但不能說明你做人有多成功。以個人的價值觀權衡一切,不顧及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這樣的思想意識就是自我的不認知。人貴有自知之明,人只有有了自知之明,才知道自己該怎么發展,怎么生活,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樂趣。
(三)不良的社會環境
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大學生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道德品質的矛盾凸顯。如,有很多大學生為了享受物質生活,大肆借貸,結果無力償還,影響了個人誠信。一方面,生命意識的弱化使得學生缺失了對生命存在意義的認知,一遇到困難就逃避;另一方面,責任意識的邊緣化,導致大學生成為社會“看客”,當面臨生命受到威脅時,選擇漠視,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忽略了作為人的一種責任意識。
三、提升大學生生命安全認知的對策
(一)提高思想認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贝髮W生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大學的思想認識會影響一代人、一個社會的建設?!爸袊鴫簟碧岢鲆詠?,人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偉大斗爭[4]。這個斗爭存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時刻謹記這個斗爭,這個斗爭不是以損害他人的生命安全來實現自我的成長,而是提升自我,影響他人,完成這項使命。每個中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創造者。大學生具有責任擔當意識,國家必有力量,民族必興。在學校中,教師加強思想意識的培養,學生多參加自我意識的培養活動和課程學習,建立正確的的價值觀,在生活中不僅僅愛自己,更要愛這個世界,并更好地服務這個世界。當代大學生是新世界的重要群體,擔當著建造新世界的重任。
(二)完善自我
完善自我就是自己能了解自己,自己能認識自己,自己能把握自己。當今,科技不斷進步,知識更新不斷加快,國際形勢不斷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這個時代立足。
首先,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加強對理論知識、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人學習,不斷提高[5]。其次,從多角度看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點,也看到自己的缺點。再次,多和人交往,不要封閉自己,正確地對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最后,在生活當中遇到困難、迷茫時,可以多向他人請教,尋求幫助,這樣就會慢慢地正確認識自己了。只有知道自己的責任,與他人的關系,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
(三)營造氛圍
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是每個人的共同責任,需要學校、家庭、社會都積極參與。
首先,學校方面。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文化環境的影響力;培養高校教師的高度責任感,加大表彰和獎勵力度;增強學生的責任感,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其次,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影響最深遠的教育者。家長要重視對孩子的責任教育和引導,不再一切為學習成績讓路,而是做到平衡。家庭中應該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培養,只有充滿愛的家庭才能培養出珍惜生命的孩子,這種安全意識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再次,社會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政府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等宣傳正能量的人和事,多拍有引導和教育意義的公益廣告、電影以及安全教育宣傳片,并加強網絡監管,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四、結束語
在文化多元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高校必須不斷加強培養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教學中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完善意識,使其不斷學習進取。學校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場所,安全教育課程的開展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收獲,更好地建立人生的價值和目標。
【參考文獻】
[1]朱愛勝,胡維芳.中外高校大學生性教育比較研究[J].青海社會科學,2007(03):194-197.
[2]劉德.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建構[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6.
[3]程洋.女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7.
[4]艾玲娟,李陽.“中國夢”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的意義[J].華章,2014(12):190.
[5]蔣麗琳.高校構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長效機制的著力點[J].賀州學院學報,2012(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