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玲



【摘要】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的考試輔助系統被應用在了教學考試的過程中,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提升了工作效率與準確率,使得考試成果更具客觀性。文章主要分析了傳統考試的缺點與計算機輔助考試的優點,對面向對象的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過程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分析了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輔助考試系統;題庫管理
一、引言
考試是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考試方式的效率非常低,教師無法對考試結果做出客觀精準的評估預分析。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應運而生,增強了考試結果的客觀性。探討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設計與應用,可以提高教學工作效率,為教師節約大量時間對考試結果進行客觀評估,有助于完善教學體系,提升教學質量。
二、傳統考試缺點與計算機輔助考試優點的分析
(一)傳統考試存在的問題
首先,衡量標準不統一,比較隨意。傳統考試一般都是由教師隨機獨立進行命題,命題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教師主觀意識的影響,命題標準的不統一導致考試的公平性被削弱。
其次,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傳統考試中,學生面對的都是同樣的題目,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試題比較簡單,無法滿足學習需求;而對于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說,無法檢測其真實水平。
再次,教師工作量較大且效率低。教師的工作有設計試卷版面、打印試卷、監考、閱卷、評分等,且不能影響到正常的教學工作進度。在閱卷評分環節,教師不能對每一道題進行細致分析與統計,無法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只能盲目增加課題練習量,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利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優點
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英文名稱為Computer—Assisted Examination System,簡稱CAES。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就是在考試試卷生成、組織考試以及試卷分析等過程中,計算機為教師提供幫助,以提升考試質量的應用評估系統。
首先,計算機輔助系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誤差。在教師出卷、監考以及閱卷等考試過程中,CAES可以減少因主觀因素而出錯的概率。在CAES中存儲著多套不同的試卷,考生抽到的試卷是系統自動抽選的,避免了考生聯網作弊,降低了教師監考工作的強度。考試結束后,教師根據系統排除篩選出的錯誤進行重點分析,增強了考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公平性。
其次,提升了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意識。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考試形式,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考試轉變為主動探索考試內容中蘊含的知識。
三、面向對象的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設計
(一)面向對象技術的概述
面向對象技術這種設計方法的出發點是盡可能按照人類認識世界的思維分析方式進行設計。面向對象技術的核心元素主要是對象、類、消息。對象就是要研究的所有事物,既包括有形實體,也包括抽象概念。計算機技術中的對象是由數據以及加諸數據上的操作技術構成的統一整體,實質是一個程序模塊。類是對象的模板,是在對象之上的抽象,對象是類的具體化實例。消息就是對象之間進行交互時所傳送的通信信息。利用面向對象技術設計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更有利于后期進行維護和開發新模塊,其操作具有極高的靈活性。
(二)Visual FoxPro數據庫系統
Visual FoxPro數據庫系統一般運用于Windows環境,屬于關系型數據庫,在建立面向對象的數據庫應用程序時,需要的編程很少。Visual FoxPro數據庫系統的特點是實現了可視化開發,利用現有的類生成子類,對代碼和表單進行重用等。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體系結構主要有兩種:C/S模式,即客戶機/服務器模式;B/S模式,即瀏覽器/服務器模式。面向對象技術實現了兩種模式的混合,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優勢,使得數據庫應用系統更加可靠和靈活。
(三)面向對象技術的計算機輔助開發環境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其設計語言主要是JAVA,利用系統提供的對象特性和消息傳遞機制,將對象作為基本設計單元,運用可視化界面以及化工過程兩種體系建立對象。對象之間通過信息傳遞進行相互作用,有效實現了系統內部與外部的統一。另外,對象的可視化縮短了編程技術人員的學習時間和設計周期,提供了直觀的可視化編程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對象實現了可視化工作,所有的信息和結果都會通過屏幕進行反饋,為開發過程和編程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四)Visual FoxPro考試系統的整體設計
Visual FoxPro考試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由題庫管理、命題、考試評分、查分、試卷生成、線上備份、閱卷等系統組成,所有模塊與題庫或者考生數據庫相互連接和交換,最終考生的答題信息會自動生成RTF格式文件。命題系統應根據教學需要和教學大綱進行設計,擴大命題范圍,起到鞏固學生知識點的作用。試卷生成是Visual FoxPro考試系統的特色功能,通過與Word的交互操作,可以將考試結果轉化為RTF格式文件并進行保存和展現,方便教師瀏覽和查閱,為考試信息的存檔工作節省了時間。其他的功能也實現了自動化和便捷化,極大地方便了教師與考生,有利于實施考試管理。
四、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發展
未來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將全面實現全過程的自動化。要實現這一目標,光標閱讀器技術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光標閱讀設備利用光電傳感閱讀器對試卷進行評閱,然后再用電子計算機評分,通過穿孔卡將成績打印出來,甚至能將學生在試卷中出現的明顯錯誤標注出來,進行評價后打印出成績報告單。另外,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經典測量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與項目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兩者的核心部分都是數學模型,但從理論的嚴密性與深刻性來講,經典測量理論比項目反應理論更具有優越性。比如在計算機基礎課進行考試系統設計時,既要設計針對不同測試內容的測試形式,設定抽題方案,又要保證考試過程的穩定性,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的情況。系統的主體功能主要有生成試卷、測驗試卷、輔助閱卷、分析試卷、成績管理等。整個考試過程結束后,就是系統內部的一個循環。基本流程如圖3所示。
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基礎是題庫。大的測驗系統中,其題目數量是十分龐大的,這些題目在數據庫系統的支持下得到組織與分類,題庫中題目描述的精細度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工作效率。測驗實施過程主要防止出現重復登錄、多次交卷的情況,因此,在設計時,要將以下幾個因素考慮進去:限制登錄次數與提交次數;只能提供一次登錄與提交機會;只有考生本人才可參加考試;考試時間一到,系統將會自動交卷,防止用戶利用不當手段聯網作弊,利用硬盤作弊。比如試題分析主要是對測驗結果的信度與效果進行分析,計算機將測驗題目的基本輪廓信息保留,測驗結束后,會對測驗的題目進行分級與整理,將效果不好的題目清除掉,加入新的題目,集中存儲于題庫中,有效保證了后續測驗題目的有效性,實現了對題庫的有效管理。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考試誤差,還能提升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意識。比較常見的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的設計技術主要有面向對象技術、軟件建模技術、關系數據庫技術等。本文闡述的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以經典測量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為主,其主體功能主要有生成試卷、測驗試卷、輔助閱卷、分析試卷、成績管理等。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過程,為進一步提升考試結果的有效性與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基礎依據。
【參考文獻】
[1]羅文,易子欽.基于經典測量理論的考試評價研究與信息系統構建[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3):82-83.
[2]逯洋.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開發中細節技術的探討[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30(12):39-40.
[3]曾屹,王志青.計算機輔助多媒體考試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2(S1):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