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與社會對教育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而轉變。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利用新媒體輔助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關于新媒體的定義學界尚未明確,美國《連線》將新媒體定義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我國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個相對的概念;大部分學者認為新媒體是基于互聯網技術,通過手機媒介、電視媒介、電腦媒介等傳播的一種新型的媒體形態,將信息傳輸給用戶。雖然新媒體給教育帶來發展機遇,但也帶來了挑戰。目前大部分教師認為新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利大于弊,因而可以推廣。
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并沒有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應用新媒體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改善課堂教學氛圍。
如關于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聽聽那冷雨(節選)》一課。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課前在互聯網上收集的關于《聽聽那冷雨(節選)》的短視頻,或圖片,或朗讀的音頻,讓學生觀看。學生觀看結束后,通過短視頻已經融入到課文內容中,通過聽名家的朗誦感受到“春雨綿綿”“秋雨瀟瀟”般的離愁,“天潮潮”“地濕濕”的傷感直接撞入學生的心中,讓學生進入到作者的心靈深處,從而對《聽聽那冷雨(節選)》產生了充分的學習興趣,整節教學內容認真聽講,進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教師利用新媒體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融入課堂氛圍中,有利于為整節課堂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教師教學質量。
重難點知識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達不到預想目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新媒體對提升教學質量有巨大的作用,如微課、慕課等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應用新媒體剖析重點難點知識。
如關于高中語文必修3《記念劉和珍君》(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慢慢走,欣賞啊”)一課,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知識:①了解文章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的表現手法;②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句子;③深入體會作者悲情之情。部分學生對部分重點難點知識沒有理解,但由于課時的限制,教師不可能幫助每一位學生解決問題。因而,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微課視頻上傳至班級學習平臺上,讓學生根據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選擇性地進行下載,學習、鞏固知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課輔助講解重點難點知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興趣選擇教學資料。如此,有利于學生選擇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同時,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與實踐性課程。因而需要教師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也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在高中語文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課堂實踐活動少,沒有拓展延伸,阻礙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新媒體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應用新媒體拓展高中語文課堂。
如關于高中語文必修4《雷雨(節選)》(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滴眼淚中的人性世界”)一課。教師將所有知識點講解完成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舞臺說明在劇中的作用是什么?”同時鼓勵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查閱相關的資料,結合課堂內容分析舞臺說明在劇中的作用。學生得到啟發后,利用新媒體(相關學習網站、名家點評論壇以及微信、微博等平臺)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余時間應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探究實踐,有利于擴展學生視野,有利于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其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的應用是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符合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借助新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避免盲目應用。另外,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輔助教學時,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等實際教學情況合理選擇、合理應用,并分析新媒體輔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挖掘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推動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現,進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