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對學生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從小的方面來說,學好語文有助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對其他學科的理解水平;從大的方面來說,高中語文知識包括了我們的民族發展歷史及文化,學好語文有助于學生增強民族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備課是每個教師在上課之前都會準備的,教師在備課前需要深入了解教學大綱,把握教學要求。備課時,教師需要遵循教學原則,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師在備課時還要考慮教材的特點,并與時事新聞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的備課需要提前一點,給自己留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和修改,讓自己準備的課程最大化地利用起來。
如教師在為人教版高二的《赤壁賦》備課時,就可以提前準備好有關赤壁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或者設計一個話題:“同學們,大家對赤壁有什么了解嗎?”這樣的圖片或者話題能快速吸引學生。教師要把握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誦讀和鑒賞詩詞的能力。同時,教師在準備課堂上的問題時,不僅要準備問題的答案,還要研究怎樣講才能讓學生快速聽懂,教會學生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學習,多參加教研活動,互相交流,共同進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上課時不光要教會學生這個題的答案是什么,更要教會學生為什么。所以,一堂高質量的語文課能夠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怎樣去解決問題。那么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首先,教師在講課時,需要創設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被教學內容所吸引而愿意去學。其次,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當課堂上的“主角”。更重要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去學習,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也可以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相互碰撞,在討論中相互學習,提高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完全由教師主導,只能被動地接受。這樣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課文思想,對于一些不懂的問題,他們也會自己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在課本中學到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高中學生會學到大量的古詩詞和文言文。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利用課余時間品讀古詩詞等。學生通過大量的誦讀,會慢慢發現學習古詩詞并不那么難,相反,還會享受學習古詩詞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大量誦讀不僅能夠培養自己的語感,還能夠加深自己對古詩詞和古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受到文學、藝術的熏陶,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
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將平時遇到的優秀詩文積累下來,并寫下自己的見解與感悟。通過日積月累,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更多優美的詩詞,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同時舉辦一些上文所說的比賽,也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運用,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及綜合語文能力的提高有巨大作用。學生走進古詩文的世界,可以提高自身素養。當然,不僅是閱讀經典古詩詞,只要是好的文學作品,都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學素養。
寫作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高中生,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寫好作文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在平時,可以讓學生多多閱讀一些優秀的文章,準備一個摘抄本,將自己看到的好的段落摘抄下來,學習別人的優秀之處。對于一些好的名人名言也可以摘抄下來,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對于高中生,可以每周讓他們寫一篇作文,并及時講評,經過大量的練習,學生會慢慢習慣寫作,愛上寫作。
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可以從學生內部出發,讓學生自己交流,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每次的作文練習,教師可以選出幾篇優秀作文,讓學生相互傳閱。再找學生自己來點評這些優秀范文,說出文章中的優點,指出自己的不足,也可以讓優秀作文的作者自己說一說他是怎么寫出這樣好的文章,他平時的寫作思路是什么,有什么寫作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來提升自己,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寫作不足之處在哪里。多開展諸如此類的作文學習交流會,也可以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互相評價,這樣既能從中學到知識,也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同學情誼,提高班級凝聚力,對于教師的教學開展有積極作用。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教師既要明確教學要求,也要注重教學的過程,遵循教學原則。教師在教授課程時盡量與學生平等相處,讓學生把教師當做朋友,這樣的高中課堂必然是活潑的,而非一潭死水。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