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工作者們要在深刻理解微課教育及微課程內(nèi)涵的基礎上,把握微課特征,制定出符合初中階段學生進行生物學系特點的微課引用教學策略。這將會在啟發(fā)學生的生物思維、探究精神方面取得巨大的效果。
關鍵詞:微課;微課程;初中生物;教學研究
初中階段的學習目標更加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通識知識。生物課程的學習在這一階段主要是講授其基礎內(nèi)容,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思維,調(diào)動學生探索生物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由于生物學科中有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復雜,不易于學生的快速理解,所以就需要教師應用新型的教育手段——微課。微課就是利用短小精悍的篇幅、生動有趣的語言,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趣味性、高效性的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通過大量的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們普遍都對這樣的微課程有很大的興趣,學習熱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一方面是鼓勵我們?nèi)〉玫闹匾黄疲瑫r也是在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提起更高的重視,不斷豐富微課的教育內(nèi)涵,以求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初中生物的學習。
一、 微課與微課程的內(nèi)涵
所謂微課,是指微型課程,其含義指的是短期課程或者是短的課程單元。換言之,微課程則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根據(jù)教學要求向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由于微課可以利用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有聲有色的教學環(huán)境,更利于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物學中的一些細微的變化。信息化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合理利用現(xiàn)代信息傳播技術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則是可以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生物課堂的枯燥晦澀。
二、 微課的特征
微課在當前的主要發(fā)展形勢就是借助短視頻作為載體,把豐富的課程知識點融入其中,通過提升課程內(nèi)容的趣味性來達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一般微課視頻的時長都在十分鐘左右,濃縮了課程重點內(nèi)容的微課視頻教學特征明顯,專業(yè)針對性比較強,因而在當前的中小學教學工作中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一) 主題明顯,專業(yè)性強
微課最為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在進行視頻內(nèi)容選擇時,因為教學目標清晰、明確,所以選取的內(nèi)容非常具有的針對性,對于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有一個明確的區(qū)分和突出。所有的教學設計都緊緊圍繞重點知識來進行,教師就需要對課程中涉及的理論知識駕輕就熟的同時,對于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狀態(tài)也了如指掌。微課將45分鐘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濃縮為一個短短的微課視頻,這就使得微課視頻的主題更加明確,指向性和針對性也就更加明顯。
(二) 言簡意賅,易于傳播
所謂“微課”,其視頻的時長特別短自然就是其最為明顯的一個特色。通過對當前各個中小學微課教育開展情況的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微課視頻的時長一般都被控制在10~15分鐘內(nèi),而據(jù)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時長大多都是在10~15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微課視頻的內(nèi)容如果能被合理運用是可以實現(xiàn)教學重點被完全接收的目的。此外,由于微課視頻為了便于學生的下載和上傳,其格式都比較簡單,學生和老師可以非常容易地將微課視頻進行多次分享傳播。
(三) 資源容量空間占用較小
微課視頻的容量一般就是幾十兆左右,即使是下載觀看,也對容量空間占用非常少;特別是在當今移動網(wǎng)絡全面覆蓋的時代,學生們完全可以在線觀看多種多樣的微課視頻。此外,由于微課視頻是可以由老師和學生們共同參加的,這就方便了師生之間的即時交流,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在線上就與教師進行交流,節(jié)約了學習時間。
三、 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適應學生的接受方式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要根據(jù)中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特點進行微課視頻的設計和制作。這就需要教師多與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才能用更加恰當?shù)姆绞饺ゼぐl(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細胞》這一課,教師可以將學生用顯微鏡觀察出的細胞圖片編入微課中,更可以帶領學生編輯一段自己的微課視頻,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 增強微課視頻的針對性
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接受與掌握情況將會與微課視頻內(nèi)容的設計發(fā)生非常直接的聯(lián)系。微課視頻之所以產(chǎn)生,就是為了針對初中生好奇心強但是持續(xù)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特點。所以在進行生物微課視頻的應用時,生物教師需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接受習慣,進一步強化微課視頻的針對性。
(三) 注重生物學科思維的引導
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更多的是停留在一個啟蒙的基礎階段,重點不在于學生對復雜的生物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則是要站在長遠發(fā)展的角度,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生物知識的趣味性。
四、 微課的應用方法
(一) 作為課前預習材料
微課視頻的編制都是圍繞一個定義明確的知識點來進行,形式又非常短小精悍,容易抓住重點。初中生階段的課業(yè)比較繁重,無法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來課前預習。然而預習對于學習效果的重要性又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可以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課程知識重點。這也可以極大程度上減輕教師的課堂負擔,節(jié)約課堂時間,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并且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比如,在進行“生物的遺傳與變異”這一章的教學時,其中涉及的生物概念非常多,比如“變異”“遺傳”“基因”等等,然而教學課堂時間又非常緊湊,如果向學生一一解釋又會消耗大量的課堂時間,更加重點的部分又沒辦法深入講解。最后就會導致學生概念理解不清、主次關系不明。所以在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前編制一個微課視頻,依托動物的繁衍來進行概念的滲透。這樣用一種簡短生動的形式進行概念的解說,就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接受抽象、枯燥的概念以及專業(yè)術語。
在進行專題復習課的時候,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可以讓學生對教材上的知識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從而能夠在課堂教學時可以更快地對教師的要求做出反應。這樣不但可以大幅提升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二) 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微課形式新穎,內(nèi)容生動有趣。它不只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課外的自主學習,將其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它更擅長向師生們展示不易觀察到的生物學現(xiàn)象;同時還可以用圖像、聲音和文字搭建出一個更加妙趣橫生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們集中注意力,提升對生物知識的興趣,提升課堂體驗。比如在實際應用中,在“種子萌芽”這一章的教學,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將微課作為導課內(nèi)容,播放種子萌芽的延時視頻,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體驗和感受更能讓學生理解到種子萌芽的這個過程。其次,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突破時空限制的能力,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初中生物教學更多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興趣和生物思維,這就要求學生要多聽多看多感受,利用微課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生物科學的神奇,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長學生的見識。比如還是在“種子萌芽”這一章,對于種子萌芽環(huán)境的實驗可以用微課的形式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一方面節(jié)約了實驗的時間;另一方面還可以向學生普及更多的生物科學知識。
(三) 作為實驗教學的補充
從表面上看,“只看不練”的微課與注重實操的試驗教學似乎互相矛盾,然而實際上,根據(jù)初中生物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分析能力的要求來看,微課教學與實驗操作之間具有比較強的互補性。實驗操作固然可以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由于現(xiàn)實各種條件的限制,有些實驗學生無法親自動手操作。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微課視頻的形式,帶領學生觀察實驗過程和結果也是一種補充辦法。
五、 結束語
初中的生物教學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產(chǎn)生對生物課的學習興趣。將微課應用到初中的生物教學之中,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具體化,還可以加深對其知識結構的理解,對于提高了教學質量,有效地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距,使得班級的整體成績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這是值得所有教職人員在未來工作中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舒開云.快樂教學初探——初中生物新課程、新課標、新方法的探索[N].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1).
作者簡介:
王文華,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秀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