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術也在與教學活動不斷融合,廣大教師都要注重調整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微課就是一種已經迅速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教學手段,初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將其充分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激發學習興趣,優化物理實驗教學,促進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應用
微課是在現代網絡教育技術高速發展和教育改革深入開展的環境下,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近年來,微課憑著短小精悍、語言簡潔、富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等特點已越來越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更在與學科教學的結合中產生了良好的效益。廣大初中物理教師也要注重將其合理的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從而促進教學的改革創新,提高教學質量。
一、 借助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的機械灌輸式教學方法,無法使學生產生過多學習興趣,學生很難在整節課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對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產生一定影響,此時教師可以對微課進行適當應用。以“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為例,教師在微課中融入一些生活情境和視頻片段,比如施工工地機器運轉的聲音、汽車鳴笛的聲音等;通過上述方式教師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學生對噪聲相關物理知識、產生原因、危害等進行理解和記憶,提高對噪聲控制方法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 借助微課優化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通過實驗獲得感性認識,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精神。但是由于實驗本身不易操作或是不安全以及條件的限制,個別實驗無法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導致這些實驗教師只能在黑板上畫著“做”,讓學生聽著“看”,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微課在物理課堂的介入,使得這種情況有了解決的途徑。例如,曾經有教師對“托里拆利實驗”進行改進并且制作成了微課,他在微課中先導入介紹托里拆利實驗的過程,講解原理、結果,然后設想用水柱并計算水柱的高度,最后利用校園內搭建的11米高的有機玻璃管進行了大型實驗演示。這段微課不僅設計了讓學生動手的覆杯實驗形成感性認識,還通過大型實物演示實驗給予學生巨大的視覺沖擊,增強了學習的效果。再如“磁場對電流作用實驗”,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這個實驗的實驗現象不是很明顯,作為演示實驗,只有前排的少數學生能看清實驗現象,大多數學生只是聽教師在說現象而不是觀察現象,課堂上學生對實驗的關注度不夠,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知識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不深,學習效果不理想。但如果把課前制作的微課視頻在課堂上運用時,每一個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通電導體的受力情況及實驗條件變化時現象產生的變化,學生注意力明顯集中,參與積極,對實驗的分析和總結都比較準確,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三、 運用微課進行重難點知識突破
物理學科中有一些知識較為抽象,較難理解,而且很多知識點是有前后聯系的,有一個知識點掌握不好往往對后續知識的學習產生影響。若將每一個重難點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對某一個問題采用多種形式,多角度進行針對性的、細致的講解,并通過題目進行分析、解釋,讓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情況,在課后有選擇地通過微課學習。這樣就可以節省課堂的時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在一段時間后及時地復習鞏固、防止遺忘,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毅力。例如在教學“汽化和液化”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物態變化、汽化需要吸熱、蒸發和沸騰的兩種汽化方式等重難點知識提煉出來,在微課中對其進行重點講解,同時教師在微課中融入了生活情境和實驗情境,學生在觀看過程中能夠對汽化和液化相關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復習鞏固,實現突破教學的目的,同時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
四、 微課在復習鞏固中的應用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復習鞏固在學習中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有些學生由于基礎較差或是學習習慣不良導致:不會復習,不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不會解題,沒有方法,不能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一些學生由于各種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導致某一節課思想不集中,沒有認真聽講,對當節學習內容沒有掌握,而課后若不能及時補上,就會導致后續知識銜接出現問題,甚至成為放棄學習的原因。如果運用微課制作復習型微課,學生就能在課后自主選擇時間,及時學習解決問題。在復習微課中,可以先把內容邊講解邊用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系統。再選擇典型例題,進行解題思路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學習解題思路和方法。而且可以反復播放、學習,以完成對應作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這樣可以讓每一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系統、科學、有效的復習,讓學生在課后仍然有“師”可“詢”。
五、 結語
總之,“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了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微課”短小精悍、利于移動學習,學生可以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微課及網絡技術運用于物理教學,使物理知識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使物理學習變得輕松、自由、個性化。更多的學生對物理學習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為物理教與學的優化奠定了基礎。相信“微課”運用于初中物理必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優化組合,必將使物理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參考文獻:
[1]樊章芹.淺談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6(12):44-45.
[2]鄒勝斌.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06):34.
[3]徐劍偉.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07):74-75.
[4]申群偉.試論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7(05):68.
作者簡介:
陳增學,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山大華特臥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