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不斷有了新的含義,如何在實際教學中用有限的時間來完成更高的教學效率成為重要的議題。有效的課堂教學應是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是動態生成教學智慧的教學、是關注師生雙方生命健康發展的教學。因此課堂的有效教學刻不容緩,筆者認為應該從不同的方面來提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關鍵詞:課堂有效教學;教學策略;發現法
一、 清晰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中心,教學活動必須從目標出發,最后回歸目標,而教學的方法等也要依托這個目標。
(一) 合理續寫目標
教學目標可以清晰的引領課堂,它不同于課程標準,應該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教的目標:通過……使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形成……情感;學的目標:通過……能夠掌握……知識,學會……方法,懂得……。
(二) 適時調整教法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向的溝通過程,有一定的原則可尋,也有很多不確定性,預設和生成的沖突時有發生。課前預設的教學方法可能和課堂的氛圍不符和,這時候需要具體的情況改變教法,這往往需要教師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強大的心理調控能力。
(三) 及時檢測目標
教學內容結束后,目標完成度如何,需要及時地測試來了解,除了課堂的隨堂檢驗,還有課后的習題,這些都可以幫助教師發現學生在聽課中的漏洞,讓教師對課堂進行有效的反思,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查漏補缺。
二、 良好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指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采取的相對系統的行為。教學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而教學策略則較靈活,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可隨著教學進程的變化及時調整、變動。在具體的教學條件下,教學策略是需要斟酌思考的,主要具體策略很多種,例如,注入式教學、分層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發現法教學策略等等。其中發現法是區別于傳統注入式教學的一種新興方式,主要優勢在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發展探究性思維。具體實施過程中分為很多內容,大致步驟如下:
(一) 設置問題情境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問題情境,從而驅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一般問題情境的創設內容要緊扣教學目標,有價值,難度適中且有挑戰性,貼近生活。
(二) 建立科學假說
科學假說是通向科學理論的橋梁,能夠發揮學生思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建立科學假說需要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必要的時候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方法來引導。
(三) 檢驗假說
一切的假說都需要必要的實驗或者嚴格的推理進行驗證。一般在教學中學生可以觀察實驗、思考討論以及事實依據對假說進行檢驗和修正,在驗證過程不斷提高科學嚴謹的思維。
(四) 整合與應用
將結論整理,總結以后應用到事實材料當中是發現式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升華的過程。
三、 完善的教學環節
不同的課堂類型可能有不同的教學設計,但是一般的課堂都可以總結為復習-導入-探求新知-鞏固-歸納這幾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比如復習可以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那么整體環節的設計可以直接影響課堂的效果,因此,合理布局各個環節從而優化教學結構,凸顯教學內容是非常必要的。
(一) 時間分配要合理
每節課的時間都是有限且寶貴的,所以時間管理成為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之一。教師應該在充分熟悉學生的能力和教學難度之后,考慮教學資源等因素后,適當的分配每個環節的時間。比如,本節新課內容和前幾節聯系很大的時候一般復習的時間稍多一些,反之則可以省略進行。
(二) 過渡要流暢
方法適當的課堂過渡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創造良好的氛圍。藝術的教學過渡,會使教學全過程節奏清晰,又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同時也可以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知識結構。
四、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這是我們已經熟知的名言,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課本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依據具體的教學實際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從多維度提取對學生有價值的學習資源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 來自生活的教學資源
每天生活在校園里的學生,從教室到操場、宿舍、餐廳都是寶貴的教育資源,越是貼近學生的內容越容易引起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親切感。
(二) 來自網絡媒體的教學資源
現在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集相應的資料,也可以利用軟件實時直播實驗,這些可以大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資源。
有效課堂教學是一個需要蝴蝶破繭、鳳凰涅槃的過程。其實,課堂有效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實踐和探索,正是在不斷找尋策略、解決不足、彌補遺憾的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飛躍。
參考文獻:
[1]李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2):40-45.
[2]李保強.教學目標體系建構的理論反思[J].教育研究,2007(11):53-57.
作者簡介:
李娜,初級教師,山東省威海市,威海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