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新形勢下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提出四個意見:設問符合實際,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語文與歷史結合,培養學生遷移性學習的能力;增加多媒體的使用,創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創新歷史授課形式,精致歷史授課過程。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學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問題設計;遷移性學習;多媒體教學
在新形勢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專家在高效歷史教學方面有著較多的討論,他們對于“高效”的理解也有著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高效的標志是學生能夠在歷史考試中取得高分,有的人認為高效指的是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學到有教育價值的知識,能夠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事實上高效課堂并不以學生一時的學業成績為標準,而是以學生學習方式和未來的發展為目標。
一、 設問符合實際,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思考,而思考源于疑問。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提問是重要的環節,同樣提問也是構建高效課堂所不能缺少的內容。因此這也對提問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提問的內容時,歷史老師要善于敏銳地捕捉教學內容中含有的疑點,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學生因為心中有疑惑而提出問題,因為提出的問題而逐漸產生興趣。老師為學生提出思考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積極地去探究思考。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有了引導,同時也有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羅斯福新政”相關內容的學習為例,某位老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羅斯福,那么你會怎么做呢?”乍一看,這個問題設計得很好,但是實際上經過仔細的分析,就會發現這一問題的設計并不那么合理。要知道學生的知識和閱歷畢竟有限,學生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常常是泛泛而答,因為他們并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下手。為此,這一問題應該做一些糾正,適當地給予學生一些提示,可以這樣設計:“假如銀行倒閉了,金融經濟處于全面癱瘓的情況,那么你父母手中的支票就無法兌換,此時你希望政府能夠怎么做,以解決父母所處的困境?”
二、 語文與歷史結合,培養學生遷移性學習的能力
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讓學生擁有知識遷移的能力。事實上,知識遷移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能力轉化的過程,在教學時,老師要善于將歷史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就歷史而言,老師可以把不同專題的知識與現實社會聯系起來,進行遷移性學習。學生要對事物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并進一步地總結概括。這樣學生對知識溫故而知新,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有所提升。比如在歷史知識中,有很多與語文古詩相聯系的內容,另外在語文知識中還有很多的文言文內容。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文學,并且也會用文學的眼光去看待歷史。南北朝時期,佛教在國土上盛行,在學習“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時,運用文學和歷史的眼光同時看待這句古詩時,就會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 增加多媒體的使用,創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現代的教學技術中,多媒體的使用十分廣泛,在上課時常常會用到圖片、音頻和視頻。使用這些內容,歷史課堂就會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同時也會大大增加歷史課堂的趣味性,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難度。以《抗日戰爭》的教學為例,在上課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抗日戰爭的視頻音像,這會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歷史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懷,讓學生富有民族榮辱感,富有社會責任感。與傳統的理論性文字講解和重復性的記憶知識點相比,這種方式會更加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進而讓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更加的深刻。另外歷史老師應該注重創建開放性的教學環境,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互動性的學習,進行自我反思式的學習。這與老師單純地進行知識點的灌輸相比,更加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老師為學生創建愉快的、輕松的學習氛圍,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被動性學習的煩悶感。
四、 創新歷史授課形式,精致歷史授課過程
在進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內容的規劃設計時,要增加與實踐相結合的內容。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并記憶歷史知識,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體驗。為此要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中增添實踐的環節。在課外要給學生更多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為此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一些與歷史課程內容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體會到歷史知識的價值,讓學生能夠充分激活思維的力量。比如歷史老師結合歷史課程的某一部分內容,讓學生參觀校園當地的歷史古跡,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厚重感,會拓展學生的歷史文化視野。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歷史老師也可以導入一些與社會實踐相關聯的歷史事跡資料,實現歷史理論學習和生活實踐的結合。
五、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研究新形勢下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發現在歷史課堂上,要想較好地提高教學的效率,設計的問題就應該貼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所說明的問題,另外還應該創新歷史的授課形式,增加實踐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歷史知識的價值,讓學生能夠感受歷史文化的厚重感。
參考文獻:
[1]于春麗.對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的認識和思考[J].學周刊,2017(15):65-66.
[2]秦衛華.淺談新形勢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3):96.
作者簡介:
祁飛雄,中學一級教師,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