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課堂當中的歌唱技能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通過這個教學環節,能夠培養學生的歌唱技能,使得他們在歌唱技能的作用之下,更加深刻的體會作詞人和作曲人的情感。當前,在我國的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技能的訓練過于程序化,課堂的氛圍過于沉悶,同時教師的教育理念過于滯后,基于這樣的問題,教師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對音樂課中歌唱技能訓練進行有效的活化,提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活化;音樂課;歌唱技能;訓練
歌唱教學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在唱歌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使他們能夠具備歌唱方面的技能,可以通過歌曲的藝術形象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感染和教育。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在歌曲方面的表現能力,對學生進行唱歌基本技能的訓練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接受能力,同時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循序漸進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不能夠出現操之過急的現象。當前在音樂課當中的歌唱技能訓練,走入了一定的困境,課堂的氛圍過于沉悶,因此教師需要對音樂課中的歌唱技能訓練進行有效的活化。
一、 音樂各種歌唱技能訓練的現狀
(一) 技能訓練程序化
音樂課當中的歌唱技能訓練有自身的一套訓練模式,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過于固守這種模式的特征,因此導致學生在訓練的過程當中,沒有辦法體會到音樂作品的魅力,甚至在枯燥的模式之下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周而復始的訓練過程當中,學生對這種訓練程序化的模式已經十分了解,因此無法產生這方面的興趣,甚至會存在著一定的抵觸心理。
除此之外,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性,過于統一化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實施,同時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會帶來一定的阻礙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過于程序化的技能訓練制約了音樂歌唱技能訓練的效果。
(二) 課堂氛圍沉悶
和其他科目的學習比起來,音樂課的學習本身具備著一定的優勢,能夠讓學生達到放松心情的目的,但是有時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教師的教學內容過于理論,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會覺得乏味,因此整體的課堂氛圍較為沉悶。
在歌唱技能訓練當中,需要對技能進行反復的練習,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需要進行不斷的練習和成長,如果教師無法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樂趣,就容易導致整體的氛圍過于沉悶,最終整個課堂無法得到有效的活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 教師的教育理念滯后
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各個學科的教育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能夠強化對當前新形勢下教育的認知,更好地切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和學生的成長需求實施教育。在音樂課的教學當中,教師的教育理念決定著課堂的呈現效果,有的教師由于自我的教育理念過于滯后,因此在歌唱技能訓練當中,整體的訓練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
正是由于一些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沒有對于一些新的教育理念進行更好的吸收,因此從本質上導致了課堂當中的氛圍過于沉悶,教學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學生的歌唱技能訓練也落入俗套。
二、 音樂課中歌唱技能訓練活化的教學策略
(一) 活化技能訓練的模式
在音樂課的歌唱技能訓練當中,教師要注重對技能訓練的模式進行有效的活化,不要過于遵守程序化的訓練方法,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技能訓練。教師在實施教學之前,需要摸清每一個學生的技能狀況,對他們進行相應層次的劃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他們實施不同的技能訓練模式,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學生歌唱技能訓練的那種是比較多樣化的,這種氣息方面的訓練同時也有發音技巧的訓練,針對不同的訓練內容,教師要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和針對性,不能夠籠統使用同樣的一種訓練模式。
除此之外,為了能夠更好的強化音樂課中技能訓練的活化效果,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充分的調查,了解學生的需求反饋和選擇,挑選學生喜歡的歌唱技能訓練模式,使得課堂上的問題能夠從其根源角度進行解決。
在歌唱技能訓練當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理特點給予更多的了解,因為不同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在心理方面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才能夠使得課堂得到有效的活化。
在音樂課歌唱技能訓練當中,教師要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活化,還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使得歌唱技能訓練能夠從多個渠道成為現實。在傳統的歌唱技能訓練當中,幾乎都是教師進行歌唱技能訓練的示范,然后學生進行模仿和練習,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歌唱家的歌唱片段,有學生在聆聽的過程當中,對其中的歌唱技能進行鑒賞,讓學生能夠從認知的角度明白歌唱技能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對其中某一項歌唱技能的重要性和作用設置相應的辯論話題,組織學生進行該話題的辯論和探討。這樣的一種模式能夠一定程度上在技能訓練模式的活化當中發揮著積極的功效。
(二) 活化課堂的氛圍
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課堂的氛圍過于沉悶,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比較低下,在這樣的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基于當前音樂課中歌唱技能訓練在課堂氛圍過于沉悶的問題,教師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對課堂的氛圍進行有效的活化,使得課堂的氛圍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在課堂氛圍的活化過程當中,除了可以使用到上述所提到的多樣化教學手段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處于一個絕對性的領導地位,這樣的一種情況不利于學生的健康和成長,甚至對于師生關系的建設也會產生一定的制約,導致學生在課堂當中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因此教師要注重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通過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在課堂外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使得師生關系的和諧建設能夠從每一個層面都進行建設,最終能夠在課堂氛圍的活化當中發揮著積極的功效。對于一些進步比較慢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耐心,通過積極鼓勵的方式,使得學生提升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他們在歌唱技能訓練當中,一旦出現了進步的跡象,教師就要給予更多的關注,這樣的一種手段能夠使得課堂的氛圍從一個枯燥的狀態向著一個靈動的狀態進行轉變。
(三) 活化教師的教育理念
學校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對教師的教育理念進行轉變,確保他們能夠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能夠更好地在教學當中踐行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使得課堂能夠得到全方面的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狀態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活化。
在教育理念的活化當中,就是要嘗試對新鮮的事物進行學習,例如翻轉課堂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大膽在課堂當中引入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歌唱技能進行訓練,能夠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當中,體驗大歌唱技能訓練的重要性,同時掌握真正的歌唱技能。
三、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藝術受到人們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在音樂課當中進行歌唱技能訓練,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技能,同時使得他們能夠在歌唱技能的作用之下,投入到歌曲的演唱當中,體會作詞人和作曲人的情感。基于當前音樂課堂當中在歌唱技能訓練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將是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活化課堂,提升技能訓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肖貝.活化“歌唱”方式 豐富音樂教學體驗[J].學子(理論版),2016(21).
[2]謝紅秋.怎樣在音樂課上訓練學生唱歌[J].吉林教育:綜合,2016(29).
[3]張玉玲.創新教學模式 活化聲樂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5(28).
[4]李欣.夯實音樂基礎,活化樂理知識——初中音樂課堂基本樂理教學的實踐分析[J].北方音樂,2017,37(8):220.
作者簡介:
沈麗鳳,福建省龍海市,龍海市石碼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