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勝
摘要:企業要想提高核心競爭力,員工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與優秀的素質。將政工工作作為企業的日常工作,提高員工的政治覺悟、業務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因此,政工工作與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本文闡述了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的意義以及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政工隊伍 新時期 對策
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逐步放緩,事業單位、企業越來越重視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在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企業政工隊伍建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這要求企業必須充分重視企業單位機制建設,提高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水平,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的意義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推進,國內矛盾日益凸顯,同時國外消極思想的涌入對企業員工的價值觀念、工作態度等產生了消極影響,這些因素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加劇了企業內部的矛盾。重視政工隊伍建設就是要正視企業內部的矛盾,對受到消極思想影響的企業員工進行思政教育,加強員工之間、部門之間的組織與協調,緩解企業內部矛盾,提高企業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可見,企業政工隊伍建設是新時期緩解企業矛盾的關鍵,是企業工作質量與效率的重要保證,可以端正員工的觀念,強化工的自我價值認同,能夠提高企業思政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工基礎薄弱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政工隊伍員工素質不高,對企業思政政治工作認識不到位,政工基礎薄弱。一是員工輕視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將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放在首要位置。少數企業的政工隊伍建設工作只是為了應對上級領導或部門的檢查,認為政工隊伍建設會浪費資源,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員工與企業領導都未重視政工隊伍建設。二是政工人員的思想政治素養不高。如果企業政工人員的思想政治素養較高,思想引導能力較強,就可以改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然而,在絕大多數企業中,企業政工人員多是由人事部門或行政部門的員工兼任,這些員工的政治理論水平不高,系統地學習政治理論的時間有限,不利于企業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1]。
(二)隊伍結構不合理
在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日趨復雜的背景下,企業思政工作日趨復雜,工作任務繁重,這對企業政工隊伍員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絕大多數企業政工隊伍員工平均年齡較大,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這些員工學習新知識的時間與精力有限,接收新知識的能力也較差。同時,大部分員工認為政工隊伍的晉升空間小,而技術類職位的升職空間大,企業員工從事政工工作的意愿較低,同時企業也未深入挖掘有能力、潛力較大的員工作為政工工作的儲備人才,加劇了企業政工工作隊伍“老齡化”問題[2]。
(三)缺乏創新意識
首先,企業的政工工作難以滿足企業員工的精神需求。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員工、干部的素養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而絕大多數企業的政工工作方法仍未創新,傳統的工作方法難以調動企業員工、干部的參與熱情,特別是灌輸式的教育方法需要進行創新。其次,企業政工工作內容較為落后,缺乏創新。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導致企業的人員結構、職工收入等變化較大,企業干部、員工思想觀念的多變性、差異性逐漸增強,而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并未認識到這些問題,或者對上述問題研究過少,沒有有效的工作方法應付這一變化,工作內容有待改進。除此之外,部分企業政工工作并未順應時代發展及時調整,信息化建設力度不足。得益于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已經普及,人們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可以接收大量的信息,互聯網對人們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的影響逐步加大。互聯網既能為企業內部工作帶來諸多便利,但也對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因此,大多數企業內網與外網難以高效協作,企業政工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
(四)工作機制不健全
工作機制不健全是新時期企業政工工作的主要問題,企業內部缺乏系統、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與管理手段,不利于政工工作的落實。以考核評價機制為例,部分企業的政工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多是根據其他崗位建立的,與政工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出入,未形成考核評價較為科學、規范的考評工作機制和體系。其次,部分企業內部激勵機制不健全,政工工作干部、員工工作熱情較低。
三、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思政教育
企業思政工作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政工工作員工的政治理論水平有限,所以企業要加強員工思想政治教育,使企業各個部門員工與各級領導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提高思想覺悟,端正對企業政工工作的態度。首先,企業要開展理論政策教育,使企業員工接觸到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論,加強學習,提升政治素養。同時,企業還應該重視理想信念教育。通過教育幫助企業職工樹立職業目標與人生理想,從而更好地從思想層面引導與激勵員工工作[3]。此外,企業還需要加強黨章黨教育,強化企業職工的服務意識,將自身利益、企業利益與人民的利益緊密相連,堅決與腐敗行為作斗爭,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
(二)重視隊伍文化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絕大多數企業政工工作隊伍文化建設逐漸落后于時代發展,部分企業政工隊伍在工作時還是依靠過去的工作經驗,這對企業政工隊伍建設以及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企業必須充分重視政工隊伍文化建設,及時調整企業政工隊伍人員結構,將政工隊伍素質文化教育工作常態化,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長遠計劃。首先,企業可以通過宣傳手冊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理念,為政工工作隊伍的繼續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將繼續教育、學習效果納入政工工作隊伍的考核機制中,鼓勵政工工作人員積極學習,更新知識,從而提高企業思政隊伍的整體素養。充分重視政工隊伍文化建設,才能使企業政工隊伍不被時代所淘汰,不懼困難、激浪前行。
(三)轉變教育工作方式
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創新是我們黨永葆生機的源泉。當前,大部分企業政工工作方式仍采用傳統的模式,缺乏創新精神,也不符合十九大對企業政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企業政工隊伍應該及時轉變教育工作方式,不斷創新,保證企業能夠順利開展政工工作。首先,企業應該創新思政工作方法,不再單一借助傳統工作會議等形式組織員工學習。部分員工工作任務繁重,枯燥、乏味、灌輸式教育難以調動員工興趣,建議利用互聯網技術采用視頻授課的方式進行教育。政工工作人員將學習視頻上傳至企業網站或者工作群中,員工可以根據自身的時間觀看視頻,并且可以回放視頻進行學習,大大提升了教育工作的效率。其次,創新工作內容。企業政工工作內容應該與時俱進,政工人員在開展工作前應該積極學習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以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將這些內容與政工工作有機融合,落實到企業的工作中。
(四)完善內部機制
首先,調整企業政工工作格局,建議企業黨委成員、董事會成員和經理層成員劃分權責,加強企業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使企業的政工工作能夠有效落實。其次,加強企業政工考核機制建設,突出實績和效益導向。企業可以將政工考核評價機制內容分為工作成果、行為表現這兩個部分,前者主要是參考工作人員的行為、態度等,后者根據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進行評價。采用主管評價、同級互評、下屬匿名評價等方式對政工員工進行考核,根據三者的加權平均分評價政工人員的工作表現,給予獎勵或懲罰,提高企業政工考核的科學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企業政工隊伍建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當前企業政工工作主要存在隊伍結構不合理、創新意識薄弱等問題。為此,企業必須充分重視政工隊伍建設,加強思政教育,轉變教育工作方式,調整企業政工工作格局,加強企業政工考核等內部機制建設,將政工隊伍素質文化教育工作常態化,提高政工隊伍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使企業政工工作與時俱進,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軼.淺談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1):105-105.
[2]溫小奇.新時期企業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及對策[J].時代報告,2016,(32):33-33.
[3]邊利強.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J].企業文化旬刊,2017,(06):126-126.
(作者單位:江蘇省總工會干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