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比依洛
摘 要:語文學科的地位位居于其它學科,具有較強的基礎地位,學好語文就等于給其它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新課程下的語文課教學活動,如何去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同時,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道德情操受到熏陶。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探究 提高效益
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認識到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去吸取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同時,對學生學法的精心指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等,都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就自己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感悟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是自主行為,需要學生內心深處萌發急于去探究某個問題,這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所在。
1.語文教師要增進學生間的情感,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應該參與到學生學習的具體活動中,與學生一道共同去閱讀學習,一方面便于教師及時獲取學生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能夠較好地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整個語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合作與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通過教師的協調,較好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獲取信息的過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視學生為自己的朋友,甚至可以把學生當著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學生,去幫助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老師就如同自己的爸媽一樣,當自己有難處的時候,向老師求救,得到老師的幫助,這樣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就會感覺到輕松與愉快。
2.語文教師要創設閱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習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平臺,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感覺到整個課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獨自去閱讀,思維得到較好的鍛煉,能夠讓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去分析,去解決實際問題,開拓創新,勇于奮斗。因此,語文教師要創設好閱讀情境,讓學生能夠產生較強的探究欲望。在整個閱讀學習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語文教師去想辦法讓學生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教師巧妙設置閱讀情境,讓學生能夠置身與具體的情境之中,產生豐富的聯想,大膽思維,勇于創新,學生學習的勁頭十足。比如,語文教師可以用速寫的方式,用簡筆畫去再現語文問題情境;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所有的事情都與學生自己有關,能夠讓學生的思緒與作者的情感有機融合。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目的明確,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積極思維,積極探討,獲取語文知識。
二、自主學習,提高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有效指導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主動去閱讀。在整個閱讀學習過程中,要真正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需要語文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去探索問題,這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源泉。
1.語文教師要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平臺。學生自主學習應該建立在學生自覺的基礎上,一種急于去探究某個問題所產生的內在動力,這種動力是學生持續自主閱讀的源泉。語文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該立足于學生閱讀欲望的激發,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具體的閱讀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主體性。筆者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給學生一個明確的閱讀目標,比如要求學生會讀課文,讀準字音,流利朗讀,獨讀出感情,個人朗讀或者小組集體朗讀均可;讀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問題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把它提出來,讓同組的其他學生共同去探討、交流;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講讀后感,談自己的感悟,說自己閱讀后的心得。這樣,語文教師給學生一個閱讀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較好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提出不同的問題,讓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問題自主學習。疑問的產生能夠較好讓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能夠讓學生用自己的口吻提出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性所在,問題找準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加強烈,學生自主學習就能夠落到實處。
三、合作探究,展示平臺。
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在合作探究學習,要著力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著力培養學生的互動交流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在這個階段,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是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生與學生合作,或者多個學生合作,即小組合作學習。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時,要勤于動腦筋,用心去聽組內其他學生的發言,要用于去承擔需解決的問題研究;作為教師要時時刻刻關注組內學生的學習動態,督促學生合作閱讀,必要時給予學生以幫助,精心指導學生的探究方法,對于學生的指導,教師可以采用提出問題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探究。同時,語文教師要及時對小組探究的情況,進行有效地評價,讓學生明白通過合作探究,其目標是否達到,探究過程中,學生互相幫助的情況怎樣,以及教師提出的希望與建議。
總之,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要立足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抓手,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去領會文章所蘊含的意義,同時,結合學生的習作教學,訓練學生寫作,交給學生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反思;《科學咨詢》2016年;第34期;賀際俊
[2]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反思;《廣東教育:綜合版》2005年;第11期;朱少兒
[3]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反思芻議;《中國科技投資》2014年;第14期;朱紹文
[4] 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反思;《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年;第3期;邢美華
[5] 適應性教育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反思;《考試周刊》2016年;第76期;齊瑛
[6]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讀與寫》2017年;14(26);卓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