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華艷
摘 要:學校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因此,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已成為當今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數學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創新 自主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要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很強的社會有用的人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傳授知識不是唯一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已成為現代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因此,要想讓學生成為才思敏捷的人,就應該充分利用小學數學課堂,通過數學教學的邏輯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必須全面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學能把學生的單向思維活動轉變為全方位的思維活動,并與學生的口頭活動、手的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綜合的立體的整體活動,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 “1-9數的認識”中,學生不僅要認識這些數字,還要這些數字的組成,要知道數字的分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達到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激發學習興趣,調動數學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動力,是思維的動力。小學生對新生事物總是感到新鮮,總會產生極大的興趣,激發出強烈的求知欲望,極易產生積極思考探究的思維動機。如果教師能夠抓住這一點,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會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才能使學生既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掌握知識和發展思維,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要求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必須結合教材的內容,認真做一些課前準備,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激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平移與旋轉一課時,我充分地準備了相關的教具,搜集有關的圖片或影片,通過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幫助他們認識、區別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現象及結果,在各種教具或影片的直觀刺激下,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激發出來,學習熱情高漲,思維活躍,學生思維能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同學們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學會了知識,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
2.組織游戲趣味型數學活動,發展學生思維的自主性。
數學課上,如果老師動得多,那么學生可能就只是一個聽眾,靜的機會多,失去了親身經歷的機會,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顯現出來。教師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轉化知識的呈現形式,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培養學生思維的自主性。例如:排隊是學生天天都在經歷的生活事例,通過排排坐游戲活動,可以使學生自主地了解基數和序數的知識。學習“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可以通過創設模擬的商場,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買賣活動,在充滿趣味性的自主活動中,學生不僅認識了人民幣,而且也學會了簡單的兌換。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有著更顯的自主性。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切實感受數學與自己學習生活的密切聯系,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因此,自主參與活動是幫助學生積極思維,掌握知識的法寶。
3.重視直觀教學,啟迪學生思維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可是這種抽象思維直接聯系著感性經驗。即使小學高年級也要靠感性材料來支持。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先要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憑借實物、模型操作和語言的直觀,在引導學生對各種數學現象進行具體形象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抽象概括,推理判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操作學具是學生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有效方式,不僅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具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有的集知識、德育、智育為一體。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學具使學生受到教育。例如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課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首先學生通過觀察書、本、文具盒等多種物體的面,使學生認識到這些物體都有表面,而且都有大小之分。再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幾何圖形也有大小,綜合比較物體的表面和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有大有小,由此概括出面積的單位。
4.組織探究創新型數學活動,發展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究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整理過程中,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因此開展有組織的數學實踐活動,能為學生探索知識形成過程,掌握思維方法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同時也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比較、歸納,清楚地發現其本質的內在聯系,從而獲得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也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需要。讓他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創新的精神。
參考文獻
[1] 崔玉祥:淺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中國校外教育,2017.1
[2] 凌鋒林:淺談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參考,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