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敏芳
摘? 要:柔力球運動是近年來民間比較流行的一種健身運動,受到了廣大民眾的喜愛。弧形引化技術是柔力球競技的核心技術,為了切實提高運動者的柔力球競技水平,必須要重視弧形引化技術的訓練,本文主要就弧形引化技術的主要特點進行簡單的分析,重點討論柔力球競技過程中如何加強弧形引化技術的訓練。隨著柔力球競技運動受眾的逐漸增加,目前全國已經有不少高校將該項運動納入到體育教學體系之中。但是,由于目前來說柔力球并沒有被國家體育總局納入到體育項目序列之中,因此,對柔力球技術的相關研究相對比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院校柔力球競技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柔力球競技? 弧形引化技術? 訓練原則?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9.9?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029-02
1? 柔力球“弧形引化技術”概述
“弧形引化”技術是柔力球競技過程中一個完整的技術過程,主要包含3個連貫的技術動作,即“迎、引、拋”。迎球時,為了能夠獲得充分的入球時間,為引球做好準備,球飛來時,運動員要向著來球的方向主動深拍迎球。球快入拍時,球拍的運動方向與軌跡應該與球一致,球與球拍的速度接近時,球能夠從拍的邊框外緣柔和的切入球拍,引的過程中,要盡量將球的力量引入到拋球圓弧,為拋球獲得更多的初速度。“拋球”是“弧形引化”技術最關鍵的部位之一,決定了出球的質量。拋球時,身體要能夠帶動球拍以及持拍的手臂盡量穩定在一個同平面、同半徑、同轉軸的弧形曲線上進行圓弧運動,引球時導入的力要與身體的運動力合為一體,并將其作用在排球的初始階段,使得球與球拍能夠沿著拋球弧線旋轉。球拍減速或者揮旋停止時,慣性作用下,球從球拍飛離,并沿著圓弧切線方向做拋物線運動。
2? “弧形引化”技術訓練原則
弧形引化技術訓練過程中要遵循有效控制原則、直觀教練原則、競技需要原則以及循序漸進原則。其中有效控制原則指的是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要有效地進行控制。準確把握各階段訓練的內容、訓練量,根據訓練者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訓練過程,確保訓練能夠按照預期的方式進行,最終實現訓練的目標。這就要求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要根據運動員的情況制定科學可行的訓練計劃,及時采集及反饋訓練信息,了解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根據實際訓練情況發出對應的修正指令。
直觀教練原則指的是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通過多種直觀訓練手段,通過視覺效果激發練習者的形象思維,進而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培養其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最終提高練習者的經濟水平。直觀教練原則在初學者的練習中尤為重要,初學者大多是通過觀察教練員的示范動作進行學習,如果教練員示范動作比較模糊或者出現錯誤,就會對練習者帶來較大的影響。
競技需要原則指的是在訓練過程中,根據運動員的實際需要,從實戰出發,按照競技的相關要求,合理地劃分訓練的階段,安排階段段的訓練內容、訓練負荷及訓練方法,貫徹競技需要原則,在柔力球訓練過程中根據競技比賽以及柔力球項目的實際特點,開展技術訓練,提高技術訓練的實用性、針對性。這就要求教練員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要熟悉“弧形引化”技術的要點,了解實際訓練中常見的違規動作,以此為基礎開展技術訓練。
循序漸進原則指的是在柔力球訓練過程中,練習者要能夠結合該項目的技術特點以及自身的身體情況、認知水平等開展有步驟、有次序的技術訓練,最終促進自身技術水平的提升。循序漸進原則是任何體育項目訓練時都應該遵守的原則,在實際練習過程中要做到由簡單到困難,打好基礎,才能夠真正提高自身的水平。
3? “弧形引化”技術的訓練方法
3.1 語言法
語言法就是在訓練時通過講解柔力球的文化理念,傳授柔力球“弧形引化”技術的要素即特征,幫助練習者明確技術動作概念,從而促進練習者技術水平的提升。語言法對于培養練習者正確的柔力球理念十分重要,教練員在講解的過程中應做到通俗易懂、重點突出,要具有啟發性,切忌長篇大論。比如講解“迎球”動作時,需要重點強調球拍的運動軌跡必須要是弧線形,速度要均勻,要學會借力打力,不能中途改變圓弧的方向,切忌突然發力。
3.2 直觀法
直觀法是柔力球“弧形引化”技術訓練最關鍵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過練習者的感覺器官,讓練習者正確的認識到各動作表象,獲得感性的認知,了解訓練時正確的思維以及技術方法。直觀練習法對于初學者十分有用。教練員利用該方法時必須要做到動作規范,為了幫助練習人員辨別正確動作與違規動作,教練員還可以將二者進行對比示范。
3.3 分解法與完整法
分解法與完整法時體育項目訓練時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新動作剛開始學習時,練習者不熟悉,教練員要能夠通過分解訓練,減少初學時的困難。完整法則能夠讓練習者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概念,完整法與分解法是相互補充的,互相協調的,對于體育項目訓練十分有必要。“弧形引化”技術訓練時,可以先分別進行“迎引球訓練”“空拍拋球訓練”“左右弧形擺動”等分解動作訓練,待練習者熟練之后進行“迎引拋球”訓練。
3.4 減難法與加難法
減難法也就是在柔力球訓練過程中以低于專項技術要求的難度進行訓練,加難法則正好相反。“弧形引化”技術訓練初期,遵循體育項目循序漸進的練習規則,利用減難法練習方法,先教授簡單的技術要素,比如在“迎球”練習時,首先要讓練習者重點體會“迎球”的過程與技術方法,練習者可以先不上球,只利用空拍進行練習,待熟練了迎球的揮拍動作時,再進行有球練習。拋球練習時,出球前前呈蹬地轉腰帶動手臂發力的過程與技法是練習的關鍵,同樣需要先利用空拍進行練習,等到大致掌握正確的技術動力定型之后,進行有球訓練,加大動作難度,利用加難法進行練習。
3.5 糾錯法
糾錯法顧名思義就是在“弧形引化”技術訓練過程中,及時糾正錯誤動作。糾錯法在新技術訓練時尤為重要,許多練習者在新技術學習時都是簡單的模仿教練員的動作,不懂得動作要領,很容易出現各種錯誤動作,如果不及時糾正,訓練者動作定型之后改正就更加困難。因此,訓練時,教練員要引導運動員正確理解拍弧對應關系,弧形引化軌跡之中,球拍接觸面要始終對向弧內圓心方向,出球時,球拍的運行方向應沿著引化圓弧切向方向。觸球瞬間,出球方向要與拍框邊緣一致。訓練時要嚴格按照柔力球“弧形引化”技術原則進行糾錯,已經形成錯誤技術動力定型的練習人員教練員要重點進行指導。
3.6 鏡面揮拍練習
鏡面揮拍練習主要在練習者初步掌握技術動作之后進行。練習者面對鏡子站立,進行發球、引球、左右弧形擺動等動作練習,練習時要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動作,與標準動作進行對比,觀察拋球拍面是否準確、拋球接點姿勢是不是正確等,通過自我觀察,及時糾正錯誤姿勢,促進自身柔力球競技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弧形引化”技術是柔力球運動的核心技術,目前來說,我國相關教育工作人員對于“弧形引化”技術的研究相對較少,這對于柔力球運動的推廣普及以及廣大練習者競技水平的提升十分不利。本文就柔力球“弧形引化”技術的主要元素及練習的方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總結,希望能夠對各院校的相關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張艷青.柔力球競技核心技術“弧形引化”訓練探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35(2):76-78,125.
[2] 陳杰.淺談如何提高高校學生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水平[J].科教導刊,2010(12):162-163.
[3] 郝亮.柔力球運動的文化溯源與技術特征分析[J].晉中學院學報,2016,33(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