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衛
摘? 要:業余體校是青少年在業余時間內進行專業訓練的重要場所,承擔著為我國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以及國家輸送更多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重要責任。如今我國業余體校已經培養出很多優秀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特別是一些傳統優勢項目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然而,如今我國業余體校整體呈現出縮減與衰落的局面,一些縣級業余體校和市級業余體校都開始面臨各種生存危機,這對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對當前我國業余體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為我國業余體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業余體校? 發展困境?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185-02
1? 我國業余體校發展困境分析
1.1 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業余體校主要包括校長室、教務處、財務處、辦公室和教練員室5個部門,大多數業余體校都沒有設立醫務室。由于編制短缺的問題,部分教練員身兼數職,除了需要負責自己的訓練工作之外,還要負責其他方面的工作,大大分散了教練員的精力,從而難以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另外,當前我國業余體校的管理體制仍然存在明顯的封閉性,與社會組織和普通學校的聯系不夠緊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業余體校的可持續發展。
1.2 生源匱乏,生源質量欠佳
如今我國多數業余體校面臨生源不足,生源質量不佳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難以獲得家長的支持與認可。家長的態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于業余訓練的參加。然而,如今我國很多家長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認為運動訓練非常辛苦、且容易影響學習,從而影響了孩子未來的發展。這對業余體校的招生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3 比賽機制不健全,參加比賽機會不足
我國多數業余體校存在學生參賽機會不足、比賽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如今業余體校中相對正規且得到官方認可的體育賽事主要由體育部門主辦,這類賽事對參賽人員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必須是體育局和各項目中心注冊過的運動員。因此,對于沒有注冊過的學生來說只能放棄。
1.4 運動員基數少、出路窄
如今我國大多數業余體現面臨著運動員基數少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生體質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二是學生訓練時間不足;三是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除此之外,業余體現運動員還面臨著出路窄的問題,如果運動員不能輸送到上一級體校中,就面臨著以下選擇:一是如果年齡較小,可以選擇繼續參加訓練,或者中途放棄,或者就讀普通學校;二是如果年齡較大,可以在畢業后就讀普通中專和職高等,也可以復讀或者自謀出路。
1.5 師資能力不夠全面
我國業余體校還存在師資能力不夠全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首先,多數教練員科研能力不足;其次,教練員職稱考核體系不夠健全,教練員工資待遇不夠高,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最后,教練員缺乏足夠的專業培訓。這一系列原因都導致教練員能力不夠全面。
1.6 體教結合缺乏制度保障
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更多的只是針對業余體校制定了相關文件,但是對學校體育卻缺乏足夠的要求,很多學校難以接納體校教練員。我國大多數業余體校都是在課后與周末開展訓練,一些學校由于擔心出現意外事故,而限制學校場地的開放權限,且學校關于這方面缺乏足夠的政策保障。
2? 我國業余體校發展對策分析
2.1 改革管理機構,更新機構設置
我國體育部門應該形成以社會人民群眾為中心的體育工作格局。組織格局方面,要為群眾性體育組織和市場機制賦予更多的職能。管理格局方面,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在體育工作中的協同作用。總之,業余體校的改革應該從2個方面進行:一是根據當地青少年體育發展規劃,在業余體校內重點發展幾個奧運會中的優勢項目;二是增加體校對社會的開放程度,實現業余體校、學校和社會組織的聯合發展。
2.2 創新體教結合模式,引入社會力量
各大業余體校應該加強與普通學校的合作,聯合建立業余訓練隊伍,并以學校為依托,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教育、訓練與管理。另外,各地區的體育局與教育局應該積極成立聯合領導小組,制定聯席工作機制,定期開展聯席會議,同時還應該明確各部門的分工與職責。與此同時,還應該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到后備人才的培養中。
2.3 完善教練員培養和激勵機制
建立完善的教練員培養與評價體系,經常性地組織教練員參加各種交流與培訓,并將教練員的科研能力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中。可以引入優秀的教練員和運動員,使其對本校的運動員予以充分的指導,以調動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優化教練員激勵機制,提高其福利待遇,恢復教練員輸送獎勵制度,并將其績效工資作為全年考核的依據之一,同時還應該實行多勞多得機制,根據教練員訓練學生的數量、訓練時間、訓練效果等方面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
2.4 完善競賽體系
建立完善的競賽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實現高端精英競技與基層群眾體育之間的有機結合;其次,進一步完善舉國體制,構建高效統一的精英體育競賽體系,充分發揮體育比賽的杠杠作用,定期舉辦各類形式的體育比賽;最后,各項目運動管理中心應該積極舉辦青少年訓練基地之間的比賽,也可以舉辦與外省市青少年運動隊之間的比賽,以增進彼此的交流與學習。
2.5 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
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制定相關政策,來引導國家、社會與俱樂部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完善業余體校的訓練與競賽工作。具體而言,應該根據運動訓練實際,構建科研、訓練與保障“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同時還應該對各項目技戰術、訓練方法、訓練器材、損傷防治及疲勞恢復等方面的知識進行重點研究,加大科研創新力度,以更好地服務于體育訓練工作。除此之外,還應該充分引入互聯網技術與大數據技術,以對青少年體育活動進行科學管理。
2.6 完善升學體系,拓寬輸送渠道
加強升學體系的完善,為業余體校運動員增加更多的出路,從橫向角度上講,可以加強與社會組織及各類俱樂部的合作;從縱向角度上講,可以加強與普通中小學及職業院校的體教結合,從而形成大、中、小學“一條龍”培養選拔體系。在該體系中,高校應該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以保證后備人才輸送體制的高效運行。
2.7 夯實學校體育基礎
學校體育為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一般而言,參加業余訓練的運動員往往就讀于普通學校。我國體育局應該重點研究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家長和學生都能夠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價值,讓學校能夠對學生的業余訓練予以足夠的重視。同時還要增大業余訓練的規模,通過多種途徑來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并積極挖掘具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昆侖.對我國青少年業余訓練的研究與思考[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1(3):46-50.
[2] 賈海霞,蒲艷.芻議我國市、縣級少年兒童業余體校的可持續發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8(3):82-84.
[3] 王健,馬驥.影響青少年運動員訓練積極性的若干因素探討[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5,19(2):40-41.
[4] 肖霞,田建強,田東.對海南省業余體校發展現狀的調查分析[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5(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