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鸞
摘要:編制醫院全面預算,是對整體經營活動一系列量化的計劃安排,能夠將醫院發展規劃細化,與年度經營目標一致,有利醫院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全面預算;準備;編制
編制醫院全面預算,是根據醫院可用財力對整體經營活動一系列量化的計劃安排,能夠將醫院發展規劃細化,與年度經營目標一致;有利于實現經營目標的監控執行;有助于醫院上下級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加深部門及員工對經營目標的理解和認同;有利于保證收支平衡,防范財務危機;有利于改進、完善財務管理;有利于強化財務分析,便于績效考核。實行全面預算提高了預算編制的透明度,促進醫院的預算編制更加統一、完整,增強了預算的約束力,提高預算的精細化和控制財務風險。本文通過近幾年來對醫院全面預算的編制體會進行探討。
一、全面預算編制前的準備工作
(一)建立、健全預算組織。預算組織主要包括預算管理機構的設置和主要成員的構成、工作職責等:
(1)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決策機構。決策機構是組織領導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最高權力機構,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大事項作出決定,主要包括職工代表大會、預算管理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是全面預算管理的法定機構,負責審議批準醫院的年度財務預決算方案。預算管理委員會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專門機構,主要對職工代表大會負責。委員會主任由醫院負責人擔任,副主任和常務副主任分別由黨委書記及總會計師擔任,成員由醫院各副院長擔任。其職責包括①制定頒布醫院預算管理制度;②根據醫院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審議預算目標,并確定預算目標分解方案、預算編制方法和程序;③下達經批準的正式年度預算;④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重大問題;⑤審議預算調整方案,依據授權審批;⑥審議預算考核和獎懲方案;⑦醫院全面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等。
(2)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機構。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機構,辦公室設在計劃財務部,具體負責全面預算的編制、審核、控制、調整、分析、考核工作。主任由計劃財務部主任擔任,成員由各預算職能科室負責人擔任。其職責包括①擬定醫院各項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負責檢查預算管理制度的執行;②擬定年度預算總目標分解方案及有關預算編制程序、方法的草案,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定;③組織和指導各預算管理小組開展預算編制工作;④預審各預算管理小組預算初稿,進行綜合平衡,并提出修改意見;⑤匯總編制全面預算草案,提交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查;⑥跟蹤、監控預算執行情況;⑦定期匯總分析各預算管理小組預算執行情況,并向預算管理委員會提交執行分析報告;⑧接受各預算管理小組預算調整申請,制定年度預算調整方案,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⑨協調解決醫院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有關問題;⑩提出預算考核和獎懲方案,報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等。
(3)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機構。醫院歸口管理職能部門是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機構,按醫院副院長分管的醫院業務由29個歸口管理職能部門組成六個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分別是①由醫務科、設備部、藥學部、護理部、感染管理科、醫療質量管理科、疾病預防控制科、門診部、藥物臨床實驗辦公室、外聯部組成醫療、藥品、設備預算小組;②由院長辦公室、教務科、教學實踐科、繼續教育科、研究生及畢業后教育科、國家緊急救援隊(海南)辦公室組成辦公、教學預算小組;③由后勤保障部、人力資源部、安全保衛科組成后勤保障、人事、安全保衛預算小組;④由科研部、審計部、醫保辦、倫理委員會組成科研、審計、醫保預算小組;⑤由黨辦、團委、工會/計生辦公室、宣傳部組成黨團組織、工會、宣傳預算小組;⑥由信息中心、計劃財務部組成其他預算小組。各小組組長為醫院分管相應業務的副院長,成員為各歸口部門的主任及副主任。其職責包括①編制部門預算并提供編制預算的各項基礎資料;②將本職能部門的預算指標分解到臨床、醫技等科室;③嚴格執行經批準的預算,監督檢查本職能部門預算執行情況;④及時分析報告本職能部門預算執行情況;⑤根據突發性事件和其他特殊情況的需要,提出預算調整申請等。
(二)收集基本數據。正式編制預算前,對醫院現有的資產狀況、收支狀況、在崗在編及離退休人員情況、基本建設情況、基礎設施維護和維修情況、專用醫療設備購置等情況進行全面的清查,為編制全面預算提供真實的依據。
(三)總結分析。分析上年預算執行情況,上年預算執行情況是編制本年預算的重要依據。單位預算的各項財務計劃指標是以上年預算執行數為依據,結合本年度醫院發展目標、計劃的要求確定。分析預算期影響收支的各項可能因素,如:預算期各類人員變動情況、預算期在建工程和設備購置及維修情況、預算期政府及相關部門可能新出臺的政策對醫院收支影響情況等。
二、醫院全面預算編制的程序及流程
(一)編制醫院全面預算的原則
根據《預算法》以及《醫院預算管理制度》、醫院預算管理委員會會議精神,財務預算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硬化預算約束,醫院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納入預算,實行全預算管理,不編制赤字預算。根據批復的省本級部門預算,結合醫院實際,編制經常性收支預算,逐級分解,落實到責任科室和責任人。預算審議通過后,除突發性事件和其他特殊情況外,原則上不予調整預算。預算管理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全面樹立預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逐步實現預算管理精細化。
(二)預算編制依據
根據新《醫院財務制度》關于預算管理的相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收入預算按照醫院業務發展情況以及預算年度收入的增減因素測算,支出預算按照醫院業務活動需要和可能編制,預算編制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不編制赤字預算。預算編制政策明確沒有預算不得支出。
(三)預算編制內容
編制醫院經常性收支預算,財政收入預算不考慮財政基本建設補助撥款及年中撥款因素。
(四)預算的編制工作程序
在預算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采取“二上二下”的預算編制程序,經院長辦公會、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執行。預算審議通過后,除突發性事件和其他特殊情況外,原則上不予調整預算。具體步驟為:
1.根據預算管理委員會會議部署,各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召開預算編制工作會,要求各歸口部門按年度工作任務和計劃,以必要性和可行性為原則,實事求是上報經費預算表,預算管理工作小組進行初審,將初審匯總表交預算管理辦公室(即“一上”)。
2.預算管理辦公室在測算年度預算收入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平衡醫院財力情況,結合各小組報來的初審匯總表向預算管理工作小組提出預算經費初步分配方案(即“一下”)。
3.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再次召開預算編制工作會,各部門在預算經費初步分配方案(控制數)的基礎上,對原申報的預算項目進行優化過濾,劃分出必選項目、備選項目并進行排序,將調整后的經費預算表上報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即“二上”)。
4.預算管理辦公室匯總各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報來的經費預算表,在此基礎上提出年度預算經費分配草案,提交預算管理委員會討論,最終調整審定,經醫院職代會通過后下發執行(即“二下”)。
(四)編制醫院全面預算的要求
1.醫院的預算經費總支出分解到 6個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各小組應在參照上年支出的基礎上,結合預算年度工作開展情況,實事求是地申報,不得虛報。
2.各部門在填報預算經費申報表時,測算依據須充分詳實,并附有依據、標準、數量、金額等要素。
3.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由財政部門、上級部門下撥的經費(含重點學科經費、課題經費、其他專項資金等)不得列支“三公經費”,自有資金列支“三公經費”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度和規定執行。
4.年度預算經費分配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后原則上不能調整,如有重大事項確需要調整的,由申請調整部門說明調整理由、依據和金額,書面上報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審核,由預算管理辦公室匯總提交預算管理委員會討論。
5.各預算部門和機構要掌握好時間節點及時申報,超過規定時間申報的不予受理。
(五)醫院全面預算的編制
1.收入 ( 可用財力 ) 預算編制
收入(可用財力)預算由醫院預算年度總收入和財政結余結轉資金兩部分組成。預算年度總收入分為醫藥收入、財政補助收入(未考慮財政基本建設補助撥款及年中追加因素)、上級補助收入和其它業務收入。醫藥收入參考上年度實際收入水平,結合預算年度醫院事業發展和醫改考核指標標準,以及醫療收費標準等因素,按上年醫藥收入增長率10%測算,其中藥品收入占醫藥收入比率 30%測算;財政補助收入分為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基本支出預算按省財政廳每年的定額基本支出撥款測算,項目支出預算按財政部門批復年初預算數加取消藥品加成后預計按15%藥品加成率計算藥品收入補償25%測算(未考慮年中追加收入);上級補助收入和其它業務收入按上年度收入零增長測算。
2.支出預算的編制
醫院支出預算嚴格執行醫院全面預算編制原則,不編制赤字預算。支出預算包括人員支出預算和公共支出預算。(1)人員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績效工資、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醫療費、離退休人員費用、其他。人員支出預算要根據計劃年度平均職工人數,上年末平均工資水平,國家有關調整工資、增加工資性補貼的政策規定、標準,離退休人員數和國家規定的離退休經費用于開支標準等計算編列;基本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分別按應計個人收入總額的20%和8%測算;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分別按應計個人收入總額的12%、8%、0.5%、1%、0.5%測算。(2)公共支出包括辦公費、咨詢費、手續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維修(護)費、培訓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工會經費、折舊及攤銷、工作午餐費等。日常公用經費(辦公費、咨詢費、手續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日常維修(護)費等)按上年度實際支出數乘以(1+預計預算年度業務收入增長率)測算;根據醫改要求的標準,衛生材料費按百元醫療收入不超20元要求測算;藥品費按低于預算年度醫藥收入30%的要求測算;信息建設費根據國家對信息化投入占收入比例3-5%要求,按預計占預算年度醫藥收入的3%測算。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及計提醫療風險金預算按規定的比例計算;工會經費根據測算預算年度基本工資總額和績效工資之和的2%測算。其他支出,可參考上年度實際開支情況,考慮計劃年度內可能發生的相關因素,正確預計編制。
三、醫院全面預算編制的注意事項
(一)由醫院自行負擔的績效工資水平高于省本級公共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績效工資水平的,績效工資總量按上年度津貼補貼總量控制,但原則上不得超過省本級公共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績效工資水平的3倍。
(二)落實中央和本省厲行節約有關要求,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18年起不再硬性規定要求“三公”經費總量零增長,但要強化“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加強對相關支出事項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審核,對必須開支的,嚴格審批,對不該開支或不必開支的,不得開支。年度預算編制時,從嚴審核“三公”經費預算;年度執行中需調整用于“三公”經費開支的,一律報省財政廳審批。
(三)強化項目預算評審,100萬元以上的建設、修繕類和設備采購類項目,需送省級財政預算評審中心進行項目預算評審。新增信息化運維和建設更新項目,需送省級財政信息中心進行項目預算評審。
總之,預算編制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首要環節,只有將醫院預算編準、編實,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才能實現醫院既定的規劃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醫院財務制度(財社[2010]306號),財政部,衛生部,2010 年 12 月 28 日.
[2]符政.醫院全面預算編制初探[J].心理醫生,2011 年 6 月 (下) 總第 19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