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宛余
摘 ? 要: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應用逐漸進入各行各業。數字圖書館取代傳統圖書館,成為現代圖書館的主要類型。計算機技術顯著降低了圖書管理工作的難度,縮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圖書流通管理系統的運作效率。由于新技術應用尚未成熟,現代圖書館開始出現流通管理問題和服務問題。為了解決現代圖書館的突出問題,提高圖書館運作效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創新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模式,本文論述了網絡環境下圖書流通服務的特點,探究了圖書流通管理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網絡環境;圖書流通管理;問題;改進措施
一、網絡環境下圖書流通服務特點
(一)圖書資源更加豐富
藏書量決定了圖書館的質量,是衡量圖書館優秀程度的基礎依據。圖書館藏書量越多,讀者越容易找到滿足自己閱讀需求的書籍。傳統圖書館的藏書都是印刷式紙質圖書。現代圖書館收藏了印刷式紙質圖書和電子出版物。電子出版物包括影像、光盤、磁盤。電子出版物易于攜帶、方便保存,顯著降低了讀者借閱圖書、閱讀圖書、歸還圖書的難度。
(二)操作系統更加便捷
網絡信息技術改變了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的管理模式,改進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圖書管理成為高專業能力要求的工作職位。計算機為圖書管理人員提供了極大的工作便利。通過使用計算機掃描儀,圖書管理員可以快速完成圖書借還工作,縮短工作流程,節省讀者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網絡時代,讀者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圖書借閱活動。讀者可以創建圖書賬號,登錄電子圖書館,直接使用網絡瀏覽圖書目錄,選擇借閱的圖書。電子圖書館由圖書館建立,收錄了圖書內容簡介、圖書資源、圖書擺放位置、借閱次數、圖書狀態、歸還時間等重要信息。電子圖書館簡化了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為讀者借閱圖書提供了便利。
(三)借閱方式更加個性
網絡信息時代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式。人們可以自主獲取的信息內容日益豐富。人們逐漸產生自我意識,渴望獲得更多個性化信息。人們更愿意選擇高效快捷的方式,查閱圖書資源,獲取圖書信息。電子圖書館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為讀者借閱圖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讀者借閱圖書的興趣。網絡圖書館收錄了大量影像、光盤、磁盤等非紙質性電子刊物。通過登錄網絡圖書館,讀者可以輕易獲得電子文獻、音頻視頻、數字信息等圖書資料,直接跳過紙質圖書煩瑣的借閱環節。讀者只需選擇圖書、了解圖書信息、輕點鼠標,就可以完成圖書瀏覽、圖書選擇、借閱登記、圖書閱讀多個步驟。電子圖書館是現代圖書館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的重要途徑。
二、網絡環境下圖書流通服務的問題
(一)圖書資源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
網絡信息時代為人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信息獲取途徑。圖書館館藏圖書和讀者的閱讀需求逐漸脫節。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圖書館的館藏產生矛盾。現代圖書館的館藏日益豐富,但讀者的閱讀需求難以滿足。很多讀者無法找到滿足閱讀需求的圖書資源。圖書館和讀者出現矛盾的原因是,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日益增加。不同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位差距較大。圖書館引進的各類新圖書資源無法涵蓋所有圖書內容,難以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二)圖書管理員和讀者的交流不足
圖書借閱、圖書整理,是圖書管理人員滿足讀者借閱需求的主要方式。讀者的需求決定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為讀者營造良好的借閱環境,每一位管理人員都必須不斷強化工作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和讀者的良性溝通,是圖書管理人員了解讀者閱讀喜好、滿足讀者需求、掌握讀者閱讀思想的重要途徑。現階段,我國圖書館管理人員和讀者的溝通少之又少。這種不利現象嚴重影響了我國現代圖書館的健康發展。
三、網絡環境下圖書流通管理工做出現問題的原因
顯性問題和隱性問題,是圖書流通管理工作問題的兩種類型。顯性問題是,工作人員和讀者可以直接察覺的、問題表現明顯的問題,包括條形碼錯誤、條形碼破損和條形碼老化。隱性問題是,工作人員和讀者無法直接察覺、問題表現隱晦的問題。發現隱性問題的方式是,讀者自覺歸還書籍、圖書館流通系統出現錯誤、圖書失去記錄。隱性問題是圖書館流通系統出現圖書錯借、圖書錯換、圖書丟失、圖書信息錯誤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讀者的借閱體驗,降低了圖書管理工作質量,破壞了圖書館的社會形象。
(一)客觀原因
1.條形碼破損老化
條形碼是圖書流通管理系統準確識別圖書的唯一依據。圖書反復使用后,條形碼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破損。這種條形碼降低了管理系統錄入圖書的準確性和錄入質量。由于技術標準限制,很多圖書館不具備更換條形碼的技術,條形碼使用期限沒有統一標準。條形碼老化后,圖書館無法準確識別條形碼的準確信息。
2.圖書流通系統設備陳舊
由于經費問題,很多圖書館的圖書流通系統使用時間過長。圖書館沒有配備更換的設備,陳舊的設備頻繁出現使用問題。同一個圖書館配備了多個借閱終端。正常情況下,所有終端的信息實時同步,讀者可以使用任何一臺終端完成圖書借閱活動。當設備出現破損和老化時,多設備的信息同步可能出現問題,讀者必須使用同一臺終端完成圖書借閱和圖書歸還活動。
(二)主觀原因
1.工作人員責任心不足
當審核圖書時,為了減少工作量、簡化工作流程,部分工作人員跳過核對環節,不檢查讀者的借書證和圖書質量,直接收書入庫,可能出現計算機記錄和書籍不符的情況,導致書籍錯借錯還,影響下一位讀者借閱書籍。
2.操作不熟練
圖書管理是一種強流通性工作崗位。工作人員頻繁更換,工作經驗積累速度慢。很多新進人員沒有經過任何崗前培訓,直接入職上崗,不了解操作流程,無法按照標準要求完成工作內容,時常出現信息登記錯誤、圖書收錄錯誤、讀者信息審核錯誤等狀況。
3.圖書加工錯誤
條形碼重復、圖書信息收錄錯誤,是圖書加工錯誤的主要表現形式。條形碼重復是,圖書館印制圖書條形碼時,兩本不同的書使用同一個條形碼。當讀者借閱圖書時,同一個條形碼可能導致兩本書同時被借閱或同時被歸還。書籍丟失后,讀者可能賠付兩本書籍的價格,導致讀者和圖書館出現矛盾。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編目部門的主觀錯誤和流通部門的客觀錯誤。
四、網絡環境下圖書流通管理服務的改進措施
(一)建立數據庫,滿足讀者需求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技術應用日新月異。圖書館流通管理服務必須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建立數字化圖書管理數據庫,實現圖書資源數據化、圖書管理科學化,更好地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根據圖書館實際情況和地方條件,圖書館可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圖書數據庫。現代圖書館已經具備收藏電子出版物的能力。圖書館不能僅限于收藏紙質出版物或印刷式出版物。光盤、影像、磁盤等電子刊物是數字圖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圖書館是現代圖書館的重要發展方向。收藏網絡型文獻資料是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的重要途徑。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理論基礎、專業能力、專業素養,是影響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圖書館可以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職業培訓,為新入職人員建立完善的崗前培訓機制,健全職工管理制度,明確獎懲制度,幫助工作人員建立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
(二)改變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讀者的需求決定了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圖書館可以根據讀者需求,完善圖書館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構建圖書館文化,為讀者提供更好的借閱體驗。為了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培養個性化服務意識,針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為了樹立信息化服務理念,工作人員可以主動學習信息知識,熟悉計算機軟件和管理系統的操作流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專業素質,和讀者建立更好的服務關系。
(三)工作人員和讀者建立良性溝通
人是一切活動的主體,是圖書館流通管理服務的參與者。工作人員和讀者的良性溝通,是圖書館流通管理服務的重要環節。平等、尊重,是兩者互相溝通的基本原則。工作人員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堅持顧客至上原則,節約讀者的閱讀時間,簡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喬波.圖書館圖書流通工作管理探析[J].傳媒論壇,2018,1(09):136-137.
[2]楊愛琴.圖書館流通管理中系統分析法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7(08):118-119.
[3]劉慶娜.關于圖書流通管理和服務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2):19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