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探討了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與大學生體育課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程度,結果表明,體育教師的嚴謹邏輯性、幽默活躍性、關愛分享性和創新探索性分別呈現顯著的小到中等程度的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體育教師;教學風格;大學生;體育課自我效能;相關
一、研究背景
教師教學風格的養成受很多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主觀因素主要包括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師對某種教學風格的刻意追求,客觀因素主要包括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內容的難易、教學環境的好壞等。目前對教學風格的界定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的某種教學風氣的方式和方法,其前提是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有的教師教學風格根據短時的授課內容和學生特點臨時形成,有些教學風格是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長期以來的教學經驗,并在一定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具有自己個人特點的教學風度。不管是暫時性形成的教學風格還是長期穩定性的對學生行為的影響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體育教師也是如此,體育課堂上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或教學經驗或教學理論建立自己固有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有研究發現,不同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促進程度不同,而根據自我效能理論,這種在學業上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在體育學習中的表現,致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認識、對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評價,是自己能否控制自己行為和能力的主觀性判斷和認知,自我效能感是促進個體進行體育鍛煉的最強預測變量。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自我效能感越強,在閑暇時參與的體育活動行為越多。 因此,關注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自我效能的影響是重要的課題,而這一課題能夠為體育教師改進教學風格,實施教學改革等提供理論依據,也可以為干預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提供理論參考。
目前對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較少,特別是對體育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更少。
本研究對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相關進行探討,提出假設:體育教師不同的教學風格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不同程度而相關。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與大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為研究對象,選取普通專業大學生人自愿參與調查研究。
(二)研究材料
《教師教學風格量表》和大學生《體育課自我效能感》量表。《教師教學風格量表》選自上海師范大學賀雯教授編制的《教師教學風格問卷》,該問卷主要從學生的視角研究教師的教學風格,采用李克特7級計分,包括四個維度:幽默活躍型、嚴謹邏輯型、關愛分享型、創新探索型。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13。
《體育課自我效能感》量表選自馮玉娟修訂的Jackson的《體育課自我效能感》量表,該量表由9個條目,1個維度,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83。其條目內容描述如:“在體育課上練習并提高你自己的技能”,計分方式為5級李克特,從“1,完全沒有自信”到“5,完全自信”。使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所有數據。
(三)結果與分析
體育教師風格與體育課的自我效能感呈現小到中程度的相關,其中,嚴謹邏輯性在0.05水平上顯著,幽默活躍、關愛分享、創新探索維度在0.01水平上相關顯著。
結果表明,那些具有幽默活躍、分享關愛和創新探索特點教學風格的體育老師學生認知的具有嚴謹邏輯型、幽默活躍型、創新探索型教師與學生的體育課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體育老師在課堂上表現得嚴謹具有邏輯性,教學風格幽默又活躍課堂氣氛,教學內容及具有創新性又有探索性時,學生對體育課的自我效能感較高,自我效能較高意味著學生學習體育學業任務時,能夠更快地接受和更高效的執行學習任務。
嚴謹邏輯性的教學風格在體育課堂上主要表現為授課時語言要體現嚴謹性、邏輯性和條理性,體育動作的示范和語言的講解要嚴密配合、邏輯性強,大學生對于嚴謹性和邏輯性要求相對較高,嚴謹邏輯性強的老師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非常有效;體育課是一種教師和學生互動性較強的課程,教師教學風格幽默活潑時,課堂氣氛會更活躍,活躍的課堂氣氛會是學生具有更好的人文環境,這種環境有利于學生對學習體育任務的興趣,也會使學生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學會較難的任務,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采取創新措施,構建創新和新穎的課堂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其中獲得成就感與效能感;體育課在教學過程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當學生對這種危險性存在一定的認知度時,會產生恐懼感,關愛和分享型的教學風格會對這種恐懼感產生干預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根據行為主義的教學理論,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風格回收教學結果的直接刺激,這種來自外部的刺激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控制感,并且能夠有效的預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體育課促進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非常重要。
自我效能理論認為,個體的自我效能感能夠較強的預測個體的行為。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來源于效能性信息,自我效能理論認為,效能性信息來源于四個方面:第一,榜樣的力量,榜樣的作用非常巨大,如果個體認為重要的人或者崇拜的人能夠完成相當的任務,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會提升,在體育課堂中,教師作為學生的重要他人,他們完成動作的能力或表現出來的風格,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這是源自榜樣的力量;第二,言語的勸說,積極性的語言和消極性的語言會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因此,體育課堂上教師的幽默感、嚴謹性和邏輯能力,以及關愛學生的語言,會起到積極的言語勸說的作用,從而積極的促進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第三,喚醒水平,喚醒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完成任務的能力,嚴謹的、幽默的、穿心性較強的教學風格,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具有適中的喚醒水平,適中的喚醒水平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動作完成能力;第四,替代經驗,教師作為學生體育課堂上最重要的他人,其經驗性的傳授非常重要,學生從經驗傳授中感受的教學任務的難易、從教師的示范中直觀感受教學內容,這種間接性的經驗會激勵學生在學習中付出努力。
我國學者馮玉娟的研究認為,教師在體育課堂的教學風格,會使學生產生多種效能感,從而為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產生助力。教師的嚴謹性和強邏輯性以及創新性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較強的他人效能,學生會認為自己的老師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這種他人效能會促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教師的關愛和鼓勵、幽默和分享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和支持,這種通過推論得出的效能感叫做推論自我效能感,他人效能感和推論自我效能感會對個體的自我效能感產生助力,從而對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產生增益。因此,在體育課堂這種人際交互環境中,學生的在我效能感受教師教學風格的影響深遠,體育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構建有利于學生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助力的教學風格。
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僅從理論上探討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后續研究應進一步在實踐中探討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自我效能的干預效果,并進步探討這種對自我效能的干預是否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起到促進大學生增加體育活動行為的作用才是更加實用的。
四、結論
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的嚴謹邏輯性越強,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自我效能感越高;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的幽默活躍性越強,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自我效能感越高;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對學生具有更多的關愛和分享,學生在體育課上會產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的創新性和探索性越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會越高。建議體育教師在教學生涯中多采取嚴謹邏輯性、幽默活躍性、關愛分享性和創新探索性的教學風格。
參考文獻:
[1]崔紅.小學生人格特質、教師教學風格與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8.
[2]余悅.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學業自我效能感、學習興趣的中介作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3]馮玉娟.三重相關效能對大學生休閑時體育活動行為的影響[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