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剛 關 闖(.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宣傳中心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2018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統籌謀劃、頂層設計,以培育創建國家創新基地“預備隊”、省級創新基地“先鋒隊”為目標,首批組建20 家安徽省實驗室和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一室一中心”)。一年多來,首批“一室一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在科研攻關、成果研發轉化、人才集聚和對外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原創性、標志性重大成果不斷涌現,在國際前沿實現了“領跑”“并跑”。安徽省實驗室作為科學研究類科技創新基地,一年來,著力聚焦重點基礎領域和學科方向,開展戰略性、前沿性、前瞻性、基礎性、綜合性和原創性科學研究。據統計,首批安徽省實驗室共承擔各類在研課題1200 余項,總研究經費超過10 億元;其中,2018年新立項課題500 余項,獲資助經費7 億多元;發表SCI/EI 論文2000 余篇,在 Science、Nature 及其子刊上發表論文近50 篇。量子信息科學安徽省實驗室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8 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刷新了所有物理體系中最大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安徽省實驗室成功破解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中國種茶樹全基因組信息,標志著我國茶樹生物學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安徽省實驗室研發了新一代瓦斯含量測定裝置,實現了測定誤差小于10%; 硅基材料安徽省實驗室成功拉引出0.12 毫米超薄電子觸控玻璃,打破了國外對電子信息顯示行業上游關鍵原材料的長期壟斷,刷新了玻璃行業新紀錄;先進激光技術安徽省實驗室成為國內唯一可提供商用準分子激光器的機構,打破了相關領域核心技術長期由少數國家壟斷的局面。
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推進重大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面向國際產業技術創新前沿和制高點,凝練重大技術創新方向,聚焦產業、行業重大技術攻關,推動相關技術領域突破和重大成果轉化應用。一年來,共開發戰略新產品20 多項,申請專利678 項,獲授權專利274 項,有力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培育新動能。高端成形機床成套裝備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研制的20000kN 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線,打破技術壟斷,加快我國汽車輕量化、綠色化制造進程;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研發了我國第一個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衛星載荷,突破了寬視場高分辨率光譜成像、在軌高精度紫外光譜定標、在軌光譜高穩定度等系列關鍵技術,填補了國產衛星大氣污染氣體全球和區域分布探測空白;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備及成形技術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首次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圍繞鑄造新材料領域需求,聯合中科院金屬所、清華大學等單位,進入高端鑄造行業最前沿領域技術研發,不斷開拓、鞏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葉片國際市場,研制的航空發動機用單晶葉片打破國外壟斷。
一年來,首批“一室一中心”共引進業內有影響的高層次人才60 多人。量子信息科學實驗室發揮合肥“核心(總部)加網絡”的運行模式,集聚量子信息領域頂尖人才;微尺度物質科學實驗室采用單位內部協同團隊組建模式,吸引高水平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強磁場省實驗室引進國外頂尖人才4 人。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在博士(碩士)研究生招收比例上給予實驗室優先保障,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實驗室新入學博士生17 人、碩士生107 人,大大充實了研究團隊。以“一室一中心”主辦或參與組織的全球性、全國性學術會議30余次,參加高端學術會議200 余人次,搭建了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