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靜
摘 要:在時代快速發展和社會水平實現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需求和認知度都在快速提升,這也形成了我國在高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方面培養力度的不斷加大局面。特別是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實用即為人才。作為技能緊缺型人才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還要具有扎實的英語專業能力。本文試以就業為導向的角度出發,就如何抓好高職英語教育工作加以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研究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培養和輸送更多的“實用型”人才資源。就業,對于高職教育來說,是其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目標和導向。高職英語在高職教育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塊,特別是面對我國持續推進改革開放的大環境,英語水平高低直接與就業好壞密切相關,高職英語教育理應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高職學校應該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英語基礎知識儲備豐富,英語實踐技能高超的實用型人才,這也是加快學校更好發展的當務之急和必由之路。
一、深刻認識到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不足
(一)亟需展開英語教學的科學性評價
英語學科屬于需要記憶大量詞匯的專業性語言類學科。高職學生多數英語學習基礎不盡如人意,對待英語學習具有一定抵觸情緒和畏難情緒。而且,從當前來看,高職學校所開展的各類英語教學活動活力不足,呆板現象較為普遍,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興趣不濃厚,甚至于有的學生將它視為較重的負擔。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英語學習所具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產生放棄的想法。此外,當前在英語教學的評價方面科學性不強,亟需要進一步改進。其表現在評價學生英語成績的方式主要看學習成績,與學生英語實踐能力水平結合不緊,而且英語測試多為卷面考試這一單一的形式,造成學生的“啞巴式英語”這一不良的結果,未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水平,既影響到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綜合發展,也對學生未來就業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二)亟需提高英語教學模式多樣性
從當前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模式方面仍然相對較為單一,教師站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坐在臺下聽講這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普遍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弊端在于無法體現和尊重學生在課堂上應有的“主體性”地位,也難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積極性,特別是難以取得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成效。對高職院校來說,英語學科屬于技能性較強的實踐型學科,它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未能體現出學生聽說能力培養方面的需要。特別是在大班制的情況下,更使學生快速提升聽說能力受到影響,使得“聾啞式”英語學習現象較為普遍,直接降低了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的競爭力。
(三)英語教學師資力量亟需充實
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是直接影響教學成果的關鍵性因素之一。但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師資力量方面明顯不足,專業型英語教師數量少且力量相對薄弱。特別是由于高職院校在硬件條件方面無法與高等院校相比,處于明顯劣勢,無法對優秀的英語教師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因此,高職院校中英語教師是以年輕教師為主,他們普遍缺乏實際教學經驗,未能準確掌握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因此,開展好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一定難度,難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更無法滿足社會對高職畢業生英語水平方面的實際需要。
二、如何以就業為導向革新英語教育模式實施策略
(一)改革英語教學評價模式
當前,人才的需求標準正在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較大變化。特別是以就業為導向這一新背景下,應試型人才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需要。針對于此,高職院校在教學評價模式方面,應該做到深化改革、與時俱進,不能再將英語書面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評判學生實際英語水平,應該緊緊圍繞促進學生就業這一目標,積極改革和改善原有的教學評價模式,將原來的一元化評價改為多元化評價和考核。考核的內容中,既應有英語的書面成績,也應該包含學生在英語實際應用上的能力,還應該包括英語學習的態度,以實現針對性培養,重點化教育,使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不斷增強。
(二)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實踐性
高職英語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對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要堅持逐步改變過去的“重教學”和“輕實踐”現象。應該在實際教學當中,針對崗位的實際性需求而制定更具實用性的英語教學計劃。高職院校應加大先進教學設備的引進力度,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職場的模擬化教學,使學生在學校時即對英語實踐崗位有初步化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中,進一步明確努力方面,提升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正確認識,為以后適應激烈的工作和實現輕松應對實際需要競爭打牢基礎。
(三)積極提升教師隊伍綜合實力水平
要想大力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水平,需要以提升教師隊伍綜合實力水平為前提和基礎。因此,應在充分認識高職英語教學方面特殊性基礎上,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培養一支綜合能力強、素質高、能適應實際需要的教師隊伍。一方面,要加強年輕英語教師的的培養,另一方面,要緊跟社會實際需要,強化積極調研,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及教學方式。同時,還應采取特事特辦原則,采取外聘外籍教師,組織開展校際交流、英語大賽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 ,使他們獲得更加優越的語言環境,做到不斷糾正英語學習中的各種缺陷,真正實現英語教學有著力點,有抓手,實現學生英語能力的快速有效性提升。
三、總結
總之,高職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就業為導向是教學工作中應該堅持的方向和主流。為此,作為高職英語教學工作者,更應該立足于學校工作實際,積極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力爭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技能型、實用型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桂花,羅燕金.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的具體化研究 [J].現代教育技術周刊,2017年09期.
[2]張琴雨,李建華.試論校園網英語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的構建及其評估體系探索[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12期.
[3]何新宇,劉美.基于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周刊,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