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瑛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初步形成,教育大綱提倡學生要在德智體美要全面發展,但是體育教學的改革確也不能例外,提倡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一定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尤其是要把握好青春期的初中學生。不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對以后身體的成長造成缺陷。我對當前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淺談一下我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困境;對策研究
一、目前農村體育教學面臨的困難
(一)教學理念存在嚴重的分歧
對教學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教師,體育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理念,才能促進教學質量有效的提升。但是我國大多數農村學校領導還在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直重視語數外的主要科目的教學質量,輕視體育教學,在農村甚至有些體育都有這樣觀念,在上體育課只是讓學生自由活動,甚至在考試期間停了體育課,讓學生復習其他主課,在期末的體育考試中,只追求形式上的達標,沒有以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況為依據制定教學計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夠重視,從而致使學生身體素質越來越差。
(二)學校不夠重視體育課的重要性
雖然我國天天宣傳素質教育,但是這種現象還沒有擺脫,特別是受到中考、高考的影響,很多領導,很多教師和很多家長都把文化課的學習比任何課程都重要,從而導致了大多數學校確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學生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將學校的升學率看的重重之重,只注重了中考、高考的主要科目語、數外的教學,確放棄體育課程的重要性。而這種現象的存在,無法有效的提升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嚴重影響。
二、對農村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的相關對策
(一)教師要改變體育教學觀念
要想盡一切辦法改變體育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認識體育課的重要性。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首先體育教師要有正確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進行反復的講解和示范,然后體育教師要做到,邊講解,邊示范,使學生完全掌握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要將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工作要融合在一起,千萬不能有“重學科,輕體育”,要做到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身體素質都要提高。并且,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的身體素質情況為依據,培養學生相互練習,相互學習,相互總結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做到各自取長補短,從中了解到同伴的優勢和不足,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使體育課的教學內容變的豐富多彩
一個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生發展和變化的,他的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體育教師也是如此。體育教師在教學的課堂中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將體育教學,體育游戲,體育訓練,要適當的結合起來,強化課堂教學內容與身體素質訓練的緊密聯系,體育教師對固有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創新,從而與當代的教學模式要相適應。與此同時,學校更該設立體育教師的嘉獎制度,尤其是一些農村學校。這樣的目的是為了激發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體育游戲,體育訓練能力和方法進行創新,同時學校也要加大體育設施的投入,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體育器材方面的投入,這樣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和訓練效果,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訓練成績,從而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體育意識。
(三)開展“和諧體育”為理念的課堂教學
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掌握好體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對教師教的積極性進行和學生學的積極性要有良好的處理。教師要樂教,學生要樂學,創設和諧快樂的體育教學課堂,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質就是體育教師如何管理學生的過程,不論是啥科目課堂都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構建的,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里和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洽到課堂教學中,抓住學生的愛好特點來激發學生,以學生的積極性為中心來開展教學工作。而且教師要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自尊,從而有效的消除師生之間的誤會,體現出師生之間的平等性,從而營造了一個輕松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當學生情緒低落時,厭學時,體育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表揚和善意的批評,對于有些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教師要立刻轉變教育觀念,教師要不厭其煩地對學生要給與關心和愛護,使學生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過程。
三、總結
隨著我國教育不斷改革的情景下,學校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教學體系。中學體育必須要建設合理的教學指導思想,尤其是農村中學,體育教師要不斷地實踐探索,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要探究理解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選擇,在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的同時,也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適當合理地來制定相關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其進行改革,在此程度上還要完善體育教育的體育隊伍建設,學校要從多方面引進更多的體育人才,以使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或者在體育訓練中有更多收獲,這樣才有利于提升體育課的教學質量,